评论|以青春为墨 书写青春“满分答卷”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当青春与基层相遇,青年干部当握起为民服务的如椽巨笔,以青春为墨、以担当为纸、以理想为砚,在乡村振兴的卷轴上,挥毫泼墨书写不负时代的青春“满分答卷”。

以“赤子之心”起笔,在“乡土脉络”中勾勒“初心轮廓”。“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基层是离群众心跳最近的地方,也是丈量初心纯度的标尺。犹记脱贫攻坚一线,年轻的驻村书记们踩着晨露访贫户、披着星光算细账,驻守卡口迎风雪、走街串巷送物资,用磨破的鞋底丈量民情,用晒黑的脸庞换取信任,把青春身影刻进万家灯火。新时代青年当以“我将无我”的境界扎根土地,既要在村头巷尾的家长里短中倾听“民间疾苦声”,也要在深夜台灯下的案头卷宗里研磨“解题方程式”。面对留守儿童的守望眼神、空巢老人的蹒跚背影、返乡青年的创业困惑,青年干部需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细腻,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记在本子上、刻在心扉间;需蹲坐板凳倾听水渠渗漏之困、道路颠簸之苦,用笔记本里的密密麻麻,兑换成村民眼中的灼灼星光,让初心在“脚沾泥、心贴民”的实践中淬炼得更加纯粹。

以“奋斗之姿”运笔,在“乡村沃野”上书写“担当华章”。“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恰似农夫耕耘,既要翻耕破土的勇气,也需精耕细作的耐心。在产业升级的战场上,青年干部化身“新农人”,带着村民蹚电商直播的新路,让深山蜜橘搭上“云端快车”;在环境整治的攻坚期,他们变身“设计师”,领着群众扮靓老旧街巷,让青砖黛瓦重现烟火乡愁;在矛盾调解的第一线,他们甘为“和事佬”,用“法理情”调和家长里短,让邻里纠纷化作风轻云淡。“田间课堂”间,青年干部把农技专家请进稻田,让“土把式”学上“新科技”;“乡贤议事会”上,青年干部聚智聚力破解养老难题,让“银发族”笑享“夕阳红”。这些生动实践证明,担当不是喊出来的口号,而是俯下身的深耕、沉下心的坚守、扛得住的硬骨。当青年干部在暴雨夜蹚过积水疏通涵洞,在烈日下丈量土地规划产业园,在除夕夜值守卡口守护平安,那些浸透汗水的脚印,终将在乡村振兴的版图上,勾勒出最坚实的担当线条。

以“鸿鹄之志”落笔,在“时代潮头”处绘就“梦想长卷”。“青年者,国家之魂。”基层不仅是服务群众的“责任田”,更是放飞梦想的“孵化器”。从数字乡村的智慧图景,到农旅融合的诗和远方,这片土地正孕育着无限可能。新时代青年当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锐气,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寻找破题密钥,让古老的非遗技艺搭乘短视频“出圈”,让沉寂的闲置老屋变身文创空间,让传统的农耕文化蝶变为研学资源。青年干部用物联网传感器监测墒情,让“靠天吃饭”变成“知天而作”,串联起古桥流水、田园民宿,让“诗与远方”触手可及。这些创新实践,犹如播撒在乡土的火种,点燃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当青年干部用直播镜头展现乡村之美,用创业大赛激活青年之力,用文化节庆凝聚乡韵之魂,便是以青春之我,在时代的画布上,晕染出乡村振兴的斑斓色彩。

(怀宁县三桥镇人民政府  王琪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