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传佳话 入选“濉溪好人” 众人夸 ——记濉溪县百善镇赵庆华

3月31日,濉溪县文明办公布今年3月份“濉溪好人” 榜,百善镇道口村村民赵庆华榜上有名,被人们传为佳话。                                             

赵庆华1964年出生在百善镇前营村后营自然庄一农户家,1987年,23岁的他为爱情入赘到百善镇道口村种道口自然庄种夫本家。赵庆华到种家时有岳父种夫本、岳母陈贵连、妻子种玲3口人,第二年随着大女儿的出生,一家人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6年夏天,种夫本发现脖子和胳膊、大腿掖窝下起疙瘩,身上发热全身不舒服,赵庆华赶紧带着他去县医院检查,确诊是淋巴结癌晚期,便领着岳父先后到徐州、蚌埠、合肥各大医院治疗住院3个多月。赵庆华虽然日夜守护在病床前,为老人擦身喂饭无微不至的侍候,治疗费花了3万多元,怎奈已是淋巴结癌晚期病入膏肓,医生也无力起死回生,当年9月便撒手人寰。

俗话说祸不单行,病魔又一次盯上这个家庭。2018年6月,赵庆华的妻子种玲感到肝脏疼痛,夫妻俩到淮北市人民医院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医生告诉他这是极为罕见的因血管堵塞引起的肝脏坏死疾病,治疗费不仅要好几十万元,而且治愈率极低。这对一个只有10来亩承包田的普通农户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何况如今还欠前些年为种夫本治病的借款呢。种玲得知病情后,坚持不愿治疗,赵庆华再次向亲友借钱,苦口婆心地劝妻子到上海肝胆医院住院,治疗半年花去治疗费9万多元,也没挽回她的生命。

去年腊月二十八,赵庆华96岁高寿的岳母陈贵连瘫痪在床感到呼吸不顺畅,赵庆华立即带她到县人民医院检查治疗。医生说老太太已高寿了,免疫力微弱,再加上受疫情影响,患了“白肺病”, 喘不过气来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赵庆华恳求医生坚持治疗,大年三十都是在县医院过的。住院十来天后在医生的劝说下,赵庆华才为岳母办理了出院手续。

为了不让瘫痪在床的岳母身上起褥疮,不受呼吸困难之苦,赵庆华为她专门买了气垫床,呼吸机、尿不湿,像侍候婴儿似的每天擦身替换尿不湿三四次。老人喜欢喝大米粥吃鸡蛋水饺,赵庆华旱上为她熬米粥煮鸡蛋,中午做鸡蛋面疙瘩,晚上煮专门到百善集上购买的荤素搭配的水饺,一天三次喂饭。赵庆华还买了易消化吸收的麦片、奶粉,给老人增添营养。为防止不在老人身边,发生意外情况,也为了能及时回到岳母身边,赵庆华在她房间里安装了摄像头,连接在自己手机上。蛇年正月初三,医生说是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陈贵连,在赵庆华无微不至悉心侍候下,一年后安详离世,四邻八乡的人们夸他是位孝老爱亲的好人。

陈若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