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树下话成长 童心共筑生态梦 ——“石榴花开 108棵石榴树公益认领活动”盛大启幕

108棵石榴树扎根蜀山脚下,108个家庭种下绿色希望。5月18日下午,由共青团合肥团市委指导,安徽省朗诵艺术学会、领秀公益联合主办的 “石榴树下・听见成长的声音 ——108棵石榴树公益认领计划” 在合肥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盛大启幕。这场融合生态实践、文化传承与情感教育的公益活动,以石榴为媒,让青少年在亲近自然中厚植生态文明理念,用实际行动诠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时代内涵。

童声汇聚话石榴,大咖共启成长新篇

活动在一片童真与期待中盛大启幕,现场满是孩子们灵动的身影和欢快的笑语。共青团合肥市委副书记洪欣,老报人、合肥领秀公益顾问杨永成,安徽省当代诗歌研究会会长吴少东,领秀公益创始人贾婷婷等嘉宾与数百名儿童齐聚一堂。嘉宾们俯下身倾听孩子们对石榴树的奇思妙想,又站起身从生态文明建设、传统文化传承等角度,结合孩子们的成长特点,生动阐释活动意义,将“石榴精神” 化作一个个童趣盎然的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生态与文化的种子 。

活动现场,老报人、合肥领秀公益顾问杨永成满怀关切地向孩子们致辞:"亲爱的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种下的108棵石榴树,就像你们成长道路上的小伙伴。照料它的过程,不仅能让你们学会呵护生命、观察自然,更能读懂 ' 千子如一 ' 的团结深意 —— 这既是石榴果实紧紧相依的模样,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的精神写照。" 他俯身望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语气温和而坚定:"这棵树不仅是时光的见证者,更是教会你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启蒙老师,是指引你们将个人成长融入家国发展的精神坐标。愿你们如破土而出的幼苗,在新时代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成为守护山河、建设祖国、促进团结的栋梁之材!"

“石榴树不仅是自然生命的载体,更是‘籽籽同心’民族团结精神的象征。” 安徽省当代诗歌研究会会长吴少东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认养一棵树,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种子。

在 “石榴树下・听见成长的声音” 公益认养活动现场,领秀公益创始人贾婷婷阐释活动内核时表示,此次认养的每一棵石榴树都承载着多重意义:对孩子而言,照料树苗是学会责任与观察自然的 “成长课”,从培土浇水到记录生长,每一次付出都是对生命价值的认知深化;对家庭而言,亲子共同守护树苗是凝聚亲情的 “情感纽带”,在协作中见证小树与孩子的同步成长,让陪伴充满仪式感;对社会而言,未来成熟的果实将通过公益渠道捐赠给贫困儿童,让 “籽籽同心” 的文化寓意从自然生态延伸至社会公益,实现 “认养一棵树、温暖两颗心” 的双向奔赴。她强调,这不仅是一次生态实践,更是以石榴为媒,让 “团结、责任、奉献” 的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的教育实践。

随后,诗歌朗诵环节成为全场亮点。《认养一株石榴》《缓慢的石榴》《石榴园里的孩子》《雨中石榴》等原创作品与经典诗篇次第上演,少儿朗诵者与专业艺术家同台演绎,用声线勾勒石榴的生命轨迹。从破土萌芽的坚韧,到硕果累累的丰盈,将 “一棵石榴树” 升华为 “一种精神图腾”。当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诵读 “我要和你一起长大,守护每一片叶子的翠绿”时,台下家长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这堂别开生面的 “自然课”。

同心圆仪式:让自然教育触达心灵

活动现场最具感染力的环节,当属 “同心圆共筑生态梦” 仪式。108名小朋友手牵手围成内圈,家长们在外围形成守护的外环,构成象征 “民族团结、亲子同心” 的双层同心圆。随着指导老师的引导,孩子们轻轻闭上双眼,在15秒的静默中聆听风声、触摸树皮、感受阳光落在发梢的温度。“此刻,小树的呼吸与你们的心跳是同频的。” 主持人的话语让现场氛围格外庄重,不少孩子的指尖轻轻蜷起,仿佛在用心记住与自然对话的瞬间。

紧接着,全体参与者齐声宣读誓言:“我自愿成为石榴树守护小使者,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与小树共同成长!” 童声与成人声交织,在石榴园上空形成充满力量的声浪。誓言落幕后,孩子们转身与家长紧紧拥抱10秒钟 —— 这不仅是亲情的流动,更是对 “守护自然” 承诺的情感共振。一位母亲在拥抱后眼眶微红:“平时很少有机会和孩子这样安静地感受自然,这个拥抱让我觉得,我们不仅是母子,更是守护绿色的伙伴。”

沉浸式实践:108 个家庭认领 “成长伙伴”

作为核心环节,石榴树认养仪式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在园艺师的指导下,参与家庭分组来到认养区,为选定的石榴树挂牌、培土、浇水。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写满愿望的玻璃瓶系在枝头 ——“希望小树和我一样每天都开心”“爸爸说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等秋天结果了,我要把石榴分享给山区的小朋友”…… 这些童真的 “悄悄话” 随风轻晃,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生动注脚。

共青团合肥市委副书记洪欣在现场参与认养时表示:“今天的认养仪式不是终点,而是孩子们与自然‘约定成长’的起点。共青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搭建‘青少年 + 生态’实践平台,让绿色理念从‘一棵树’延伸到‘一片林’,从‘一次活动’转化为‘一生习惯’。” 他强调,通过 “小手拉大手” 的形式,不仅能培养青少年的生态责任感,更能带动家庭乃至社会形成绿色生活新风尚,真正实现 “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引领整个社会” 的生态教育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活动创新设置 “三维育人体系”:在生态实践层面,每个家庭需持续养护认养树木,定期记录生长日志,将环保意识转化为长期行动;在文化传承层面,以石榴 “籽籽同心” 的寓意为纽带,现场开展民族团结知识问答,引导青少年理解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的深刻内涵;在情感教育层面,“与树对话” 环节鼓励亲子共同书写心愿,一位母亲在分享中感慨:“平时很少有机会和孩子一起专注做一件事,这次活动让我们在守护小树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彼此。”

以树为笔,共绘生态文明长卷

当最后一棵石榴树挂上写满心愿的玻璃瓶,当同心圆仪式的誓言还在林间回响,这场以 “石榴” 为名的公益活动,已在孩子们心中勾勒出生态文明的清晰轮廓。108棵树苗是108个绿色承诺,它们将在合肥的土壤里扎根,随季节更迭抽枝展叶,见证孩子们从 “自然观察者” 成长为 “生态行动者”。

未来,主办方将依托 “石榴树成长档案”,定期组织亲子家庭参与养护实践,让认养从 “一次性仪式” 转化为 “长期性责任”。待秋日果实成熟时,孩子们亲手采摘的石榴将跨越山海,成为贫困地区儿童手中的甜蜜与温暖,让 “籽籽同心” 的精神在公益传递中焕发新的光彩。

从大蜀山脚下的这片石榴园出发,生态文明的种子正随春风播撒。正如活动现场一位少年在心愿瓶中所写:“今天我守护小树,明天小树守护世界。” 当越来越多青少年以树为友、与自然对话,一幅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壮美画卷,正在新时代的沃土上徐徐铺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