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长三角金融行业反电诈专题研讨会在合肥举行。
现场,安徽省数字金融科技协会、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江苏省数字金融协会、浙江数字金融科技联合会(以下称“四方协会”)共同签署长三角金融行业反诈协同工作机制协议,共同构建“信息共享、风险共治”的立体化反诈防线,推动反诈工作从“单兵作战”向“军团作战”跃升。
当前,新兴科技迅猛发展,AI 换脸、语音克隆等新技术被不法分子恶意利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且呈现出隐蔽化、专业化、技术化特征,严重威胁公众财产安全。
研讨会上,来自长三角的金融机构从业者、执法人员、技术专家等聚集一堂,深入交流,分享最新的反电诈策略、技术应用及实战经验,进一步提升各方应对金融电诈的协作能力,为区域金融安全保驾护航。
“科技反诈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谁能更快建成智能化的反诈体系就能在这场攻防对抗中占据先机。”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支付结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各方应凝聚合力,织密跨域联防“立体防护网”,以“动态防御、精准拦截、生态协同”为导向,持续完善技防能力建设,以技术革新为刃,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根据四方协会签署的长三角金融行业反诈协同工作机制协议,各方将持续强化区域金融行业反诈工作协同联动,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定期通报区域反诈线索, 不定期协商重大事项,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任务。遇突发重大涉诈事件,召开临时会议协调处置。同时,构建长三角金融反诈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涉诈异常账户、高风险交易、可疑开户信息等数据的安全合规共享。
在宣传教育方面,四方协会将打造长三角数字金融、科技金融协会宣传矩阵,建立“线上+线下”联动宣传模式,持续普及反诈知识,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
此次活动由安徽省公安厅、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指导,安徽省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快速反应联动处置中心、安徽省数字金融科技协会主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