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西县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聚焦平台建设、开展活动、完善服务、建强师资等,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筑牢心理安全网。创新打造全链条心理健康防护机制,形成预防、预警、干预闭环管理模式。预防层面,建立"必修课+专题课"双轨教育模式,心理健康课隔周一节,实现常态化教学,发放《心理健康教育》读本9万册,年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进社区活动40场以上。每年对全县四年级至高三年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5.3万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普测动态数据库,147人次个体辅导形成精准帮扶档案。干预网络以县级心理中心为枢纽,联动71所校园心理咨询室,形成危机事件15分钟响应圈,高效处置校园心理危机事件。
双轨培育强支撑。创新实施"双师双轨"队伍建设战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年均投入700万元构建专业人才梯队,同步培育班主任、学科教师成为兼职心理辅导员,形成"1+3"校园心理服务团队。目前,全县共有专职心理教师45人、兼职心理教师56人,完成中小学法人单位及千人村小全覆盖。开展岗前、危机干预、论坛等各类研训,提升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能力。与安徽省中医药大学共建16所心理健康教育实习基地,联合开发课程、开展课题研究。
家校社一体共育。构建"三维一体"协同机制,打通学校主阵地、家庭主战场、社会主渠道。"千名教师进万家"工程形成长效机制,年均万余名教师深度走访2万户家庭。家校共育试点校建设步入2.0阶段,在首批11所基地校基础上启动第二批遴选,推动“行政推动-学校主抓一家庭参与”协同机制升级。开发"家长微课堂"推送心理健康知识86期。南门小学家校共育案例《为孩子心理健康增添一道防火墙》获国家级荣誉,形成“互联网+家庭教育”示范样本。加强医教合作,与肥西县二院合作开展讲座等活动,为学生心灵健康保驾护航。(丁冬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