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攻破减负“三道关”,让基层干部行稳致远

基层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根基,要把握“减”的要点、找准“负”的根源、抓牢“实”的关键,切实为基层减负,攻破“思想关、清单关、服务关”三道关卡,让广大基层干部能在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找准“负”的根源,攻破减负“思想关”,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光鲜亮丽的“显绩”固然能让基层干部脱颖而出,但是过于追求“显绩”,一味只想速成、不愿积淀,只顾眼下、不谈未来,种种“病症”背后,潜藏的是政绩观的扭曲和理想信念的缺失,是把狭隘的功利主义凌驾于发展大局之上,把“一时的政绩”变成了基层“长期的包袱”。思想上松一尺,行动上就会退一丈。要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必须从认识上找根源,在思想上牢根基。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筑牢防范“政绩冲动症”的思想堤坝,树牢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多出实招、多办实事,把工作重点落到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上,让基层工作回归本质。

把握“减”的要点,攻破减负“清单关”,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基层工作本就千头万绪,更因“属地管理”导致一些镇村职责范围之外的任务落到了基层,基层“小马拉大车”,苦不堪言。政务APP、群打卡、过度留痕、通报排名……近年来一些实例,更加重了基层的指尖负担。应付形式主义花费的时间越多,投入实干的精力就越少,基层干部既要干好“分外事”,又要做好“空对空”,时间精力有限,往往结果是敷衍塞责、粗制滥造。各级领导干部要贴合基层发展实际,明确县镇村三个层面负责的事项,明晰信息采集、安全生产、人居环境等社会治理任务清单,严禁将上级部门职责转嫁给基层。针对管理督查检查、创建示范等事项,要坚持突出重点和动态管理并行、控制数量和把控质量并行,科学制定任务指标,清退基层干事创业路上的“绊脚石”,让服务群众成为基层干部从一而终的主责主业,让基层干部能够静下心来干实事,以积极主动服务的姿态活跃在群众身边。

抓牢“实”的关键,攻破减负“服务关”,让基层干部永葆活力。部分基层干部为迎合上级部门督查考核,大费周章搞“面子工程”“纸上政绩”,困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难以腾出精力为群众办实事,长此以往,“心理包袱”加重,将影响干事创业热情和基层事业发展。基层减负要坚持“真、深、实、做”,杜绝“假、大、虚、空”,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打破单位间的数据壁垒,减少基层多头重复填表格、报材料等问题,切实提升工作推进效率,让基层干部能腾出手来谋发展、促振兴。要树立正确导向,建立更高效快捷、务实管用的考核体系,完善以实绩考评的正向激励机制,在以“问效于民”代替“指标问责”的过程中,精准识别出更多奋斗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中苦干实干、群众公认的基层干部,真正为他们“撑腰鼓劲”,实现减负和赋能的有机统一,让广大基层一线干部有干劲、有奔头。

(怀宁县高河镇人民政府   吕雅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