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与创造都离不开点亮那一颗探索之心的幼小火苗。小火苗随着“柴火”的增加,越发旺盛与壮大。
我与科技的相识,就在儿时春游的偶然间。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因贴近冰凉的玻璃罩而被冻得发红,呼出的热流在玻璃上映成了一层白雾。孩子们用衣袖擦掉雾气,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奇怪的东西”,灵动的双眼带动着晃动的小脑袋,不知道内心的想法是如何的呢?直到老师走来介绍它时,我才知道那是新时代青少年创造的“科技”!从此,我与科技之间的缘分便拉开序幕。
几年后的一节科学课,当科学老师宣布将会有一场创造性的科技评选比赛在下周三举行,有愿意的的同学可以自愿报名,我当时兴奋地上去报了名。
在距离比赛还有三天的时间里,我一直专心致志地研究作品。“ 唉呀,怎么又不亮了?我好不容易才接好的”,班级中传来我的抱怨声,又重复了几次,结局依旧不亮了。心中纳闷:到底哪一步有问题?百科书上就是这么做的呀。此时,沉浸在思考中的我,甚至不曾注意到我身前站了一道人影,直到一声响亮的嗓音响起:
“喂,你在干什么呢?怎么心情这么低落?”
“做参赛作品,遇到了一个难点……,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我神情低落,喃喃细语道。
“哈哈,我还以为什么大事呢?说出来我听听!”他好不快活地道。
几分钟后,我交代了事情原由。他严肃说到:“你那根导线,好像坏了吧,你用这个试试。”严肃中透露着一丝温柔,说完又向我递来一根黄色的导线。
我点头示意接下了这根导线,并连接上了我的作品。“滋滋”随着开关的打开,电流的流通,小灯炮亮了!我与他相视一笑。此后的几天里,我们都在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帮扶着。
又过了两天,比赛当下。我站在后台等候着,手心早已紧张到渗出汗液,紧紧攥着衣角缓解紧张的心情。“下一位。”声音一响,我赶忙端着作品进入大厅,便开始绘声绘色地介绍并演示着,面带笑容的说:“尊敬的老师,评委们好!这是我们带来的作品‘鱼尾游动模拟器’,它虽然不能下水进行摆动游走,但在陆地上是完全能够摆动并慢慢移动的……下面请看我演示。”
我按动开关,只见那个形似鱼的机器,正在左右不停摇摆,并轻轻地挪动着。
演示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当评委亮出96分的高分时,所有的烦躁与焦灼通通如烟雾般消失不见,我的努力也终于获得了回报。
这次的经历不仅使我收获了一份真挚的友谊,并懂得了团队合作的意义与重要。创造与实践,谁都离不开谁,丰富的想象是一切科技创造的源泉……科技!美好的未来离不开你啊,愿你能在未来大放异彩、尽显辉煌,带领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们走向光明的未来!(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 尚欣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