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资讯中心 » 专题新闻 »

女孩与机器人

缘起

我出生在一座皖北小城,虽然从小父母就鼓励我做各种兴趣的尝试,舞蹈、画画、钢琴、书法……但是他们在选择兴趣班时总还是下意识地挑选女孩应该做的事,直到全市第一家机器人兴趣班的出现。

那是2015年的8月,我去市青少年宫参加钢琴的全国音乐考级,考试结束时在大门口遇到了乐高机器人的招生老师,他们展示的模型一下就吸引了我。看着我爱不释手的样子,妈妈就带我上了一节体验课,我立刻就喜欢上了这门通过对机器人进行设计、搭建、编程,操控机器人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指定动作以解决现实世界中问题的有趣课程。这种类型的兴趣班是这座城市第一次开班,所以价格不菲,但父母开明,我也顺利地成为机器人班中一员,唯一的一名女生。

磨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机器人课程从最简单的组装开始,然后逐渐深入,我一直都是全班学得最快的那一个,半年后进入了竞赛组,2016年作为主力队员参加安徽省科协组织的比赛。第一次参加全省比赛,由于对手是实力超强的省城合肥队,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再加上业务技能薄弱、参赛经验不足,结果铩羽而归。我来不及伤心,就紧张地投入到7月份全省第十六届机器人大赛的训练中,然后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指导老师带领我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学习其它城市代表队的优点,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参加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第二组程序现场调试时,由于光线发生了变化,有一片地图各颜色间数值差距变得很小,导致颜色传感器的识别出现很大问题,必须放弃使用颜色传感器的原始程序,现场需要重新编写、调试最后的巡线程序。

我克服了紧张情绪,和搭档简单讨论后便迅速开始新的路线规划。在调试时间结束前两分钟,成功改装了机械臂,并利用马达反转使车体两次借助场地围栏调整方向,从另一侧完成任务,并在实际比赛中程序也如设想那样运行,最终荣获了奖项。

收获

学习机器人知识是一个将技能培养和探究性学习融为一体的过程。每次比赛和裁判沟通、面对突发状况临时修改程序,这些都是现场反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种淬炼。这也提升了我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科学素养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不懈努力,我于2017年获得了第十七届安徽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初中组)三等奖和第十七届安徽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之机器人竞赛初中组西觅亚FLL工程挑战赛二等奖。这些经历让我初三毕业那年暑假以准高中生的身份通过评估,加入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培训中心举办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科学夏令营。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1位机器人设计爱好者一起近距离接触国内顶尖的机器人专家,了解世界顶级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项目并学习自主设计竞技机器人,并且我带领的团队获得了本次夏令营唯一的优秀团队称号。

展望

目前,我生活的皖北小城各种机器人兴趣班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全省、全国的机器人竞赛活动更是如火如荼地开展。虽然竞赛规模逐年扩大,竞赛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接触机器人领域的女孩人数仍然偏少。

当年我是培训班里唯一的女生,为此我成为培训班招生宣传形象代言人。同一年进入本市省重点高中的16名特长生中,我是唯一的女性科技特长生。32名学员参加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科学夏令营,其中只有5名女生。还记得,当时带班老师抓拍了一张“我写完答案,站起来准备交卷,周围全是男生坐着埋头写程序”的经典画面。

进入高中后,由于课业紧张,我短暂地终止了更高层次的机器人知识学习。但在填报高考专业志愿时,我选择了合肥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的数学专业,希望通过学好数学语言,培养数学思维,在不远的将来可以接续研究机器人知识。我也非常期待越来越多的女孩能够加入到机器人研究队伍中,探索创新,拥抱未来。(合肥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姚雨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