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花生米、一枚小纽扣、甚至一块玩具碎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一旦被孩子误吸入气管,可能瞬间将欢乐的笑声变成窒息的风险!尤其当异物落入右下肺支气管——由于特殊的解剖走向,这里成了异物最易“藏匿”的地方,引发的咳嗽、喘息、反复肺炎往往令父母揪心不已。
琪琪今年才 3 岁,一个月前开始时不时咳嗽,起初家人以为只是普通感冒,给她吃了些家里常备的止咳药。可没想到,咳嗽不仅没好转,反而越来越频繁,尤其是晚上,咳得厉害时小脸都憋得发紫,根本睡不好觉,琪琪爸爸带着孩子来到了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区。
接诊的副主任医师徐斌仔细询问了琪琪的病情,又给她做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发现琪琪右肺呼吸音明显减弱,怀疑情况可能不简单,胸片提示右肺有炎症改变,CT 提示右肺门实变影,气管镜下检查明确右下肺基底段开口葵花籽异物。
在获得家属的信任与支持下,医院迅速组织将气管镜技术送至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南区,在儿科徐斌主任团队通力协作下,成功完成了取异物和灌注治疗!
看不见的危机
右下肺支气管的“陷阱”
右下肺支气管解剖走向较陡直,犹如一个天然滑梯,异物滑入后极易滞留。若不及时取出,异物长期刺激可引发支气管黏膜水肿、肉芽增生,甚至导致肺部反复感染、肺不张,严重威胁儿童呼吸功能与生长发育。有些孩子仅表现为迁延不愈的慢性咳嗽或轻微喘息,容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或哮喘,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微创之光
气管镜的精准探查与救治
面对深藏于支气管深处的异物,现代儿童呼吸内镜技术提供了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在精密的支气管镜系统下,我院医生通过纤细柔软的镜体,借助清晰的冷光源视野,可直达右下肺支气管深处,精准定位异物形态、大小及嵌顿位置。随后,根据异物特性,使用微型异物钳、网篮或冷冻探头等先进器械,轻柔而稳固地将异物完整取出。
这项技术创伤极小,避免了传统开胸手术的巨大风险与漫长恢复期。绝大多数患儿在术后短时间内即可恢复自主呼吸,不适感显著减轻。整个治疗过程在专业麻醉团队护航下进行,确保孩子在深度镇静或无痛状态下安全完成。
守护孩子健康 预防远胜于救治
1、警惕高危物品:坚果(花生、瓜子)、果冻、小玩具零件、纽扣电池、别针等务必远离婴幼儿。
2、进食需专注:孩子进食时保持安静坐姿,避免嬉笑、哭闹、跑动,养成细嚼慢咽好习惯。
3、玩具严把关:选择适龄玩具,定期检查是否有松动、易脱落的小部件。
4、高危食品慎喂:3岁以下幼儿尽量避免喂食整粒坚果、带核水果(如龙眼、荔枝)。
急救要知晓: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关键时刻争取宝贵时间。
若孩子突发剧烈呛咳、呼吸困难、面色青紫,或出现不明原因的顽固性咳嗽、喘息、反复同一部位肺炎,请高度警惕支气管异物可能,请务必立即就医!
每一口顺畅的呼吸,都是童年最珍贵的礼物。让我们用科学认知筑起屏障,以尖端技术守护希望。医院在淮南市率先独立开展儿童支气管镜检查技术,2023年北区儿科就已经顺利实施多例儿童气管镜检查,技术成熟,患儿在表面麻醉和静脉镇静下即可完成检查,配合治疗效果良好。在了解了详细情况后,很多家长表示:“淮南就能做儿童气管镜可真是方便,再不用去外地了!”
徐斌 陈心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