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创淮南市应用ECMO技术救治多发伤患者先例

近日,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危重症诊疗中心在多学科紧密协作下,成功挽救了一名因车祸外伤合并呼吸及循环衰竭的危重患者,开创了淮南市应用ECMO技术救治多发伤患者的先例。

在医学前沿领域,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被誉为“最后的救命神器”,是目前重症可逆性心脏疾病及肺脏疾病的高级治疗方法。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22年起即在淮南市域开展ECMO技术,经多年技术积累目前技术力量日益成熟,同时依托国家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项目,建立区域性创伤中心、区域性ECMO支持中心,为患者提供更高级的生命支持,为淮南市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兜底,构筑强大的健康屏障。

2025年6月23日,遭遇严重车祸的59岁的王大姐,送来医院时生命危在旦夕。颅脑外伤、胸部外伤、全身多处骨折,每一处伤情都是十分惨重,由120急救车紧急送往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刚刚入院,患者就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急诊医学中心医务人员立即启动重度多发伤抢救流程,给予气管插管,心肺复苏,令人欣慰的是,5分钟后恢复自主心律,同时控制性液体复苏,成分输血治疗。开展床旁超声评估后复查CT后,火速由急诊医学中心转入重症医学科抢救 。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重症医学科责无旁贷,所有医务人员高度紧张,展开各项抢救措施,实施保护性肺通气,控制液体复苏。但患者在大量成分输血2500ml后仍处于休克状态,加上严重创伤性湿肺和肺挫裂伤,即使在呼吸机支持下,血氧饱和度仍持续下降至80%以下,期间反复多次出现心室颤动等严重心律失常,症状危险至极。

经重症创伤团队讨论后,患者不稳定性骨盆骨折、脾挫伤、左侧肋骨广泛骨折,伴有严重的失血性、创伤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需要紧急送往杂交手术室行DSA下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控制出血。但患者呼吸循环已经衰竭,难以搬动及耐受手术,急危重症诊疗中心潘日虹主任立即决定为患者实施VA-ECMO辅助下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经ECMO团队金磊主任评估后,在15分钟内成功完成VA-ECMO转流,ECMO运转后逐步降低呼吸机支持参数及升压药剂量,患者血压逐渐稳定,血氧饱和度上升98%,协同转运至手术室行DSA血管内介入治疗。

在ECMO的支持下,急危重症诊疗中心手术团队圆满为患者完成髂腰动脉、髂内动脉、肋间动脉等出血部位的介入栓塞止血,成功稳定了患者的生命体征,跑赢了死神!经过团队日夜守护,严密监测及精细化调控等不懈努力,王大姐呼吸循环状态持续改善,于次日成功撤离ECMO,从命悬一线到转危为安!

此次危重患者的成功救治,不仅开创了淮南市应用ECMO技术救治多发伤患者的先例,也标志着医院在急危重症高级生命支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淮南市域内在创伤领域应用ECMO技术支持的空白。

梁月坤  常文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