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怀宁县三桥镇双塘村的再生稻田里,绿油油的稻苗长势喜人,双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治文头戴草帽,脚穿胶靴,正带领由党员志愿者组成的“除草先锋队”在田间示范再生稻管护技巧:“再生稻第二季产量高低,关键看头季稻管护,尤其是杂草防治,咱们得用‘人工+生物’双保险,绝不能只用化学除草剂,这样才能保证再生稻米绿色健康,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为激活农田增效“新引擎”,2023年起双塘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再生稻种植模式,依托肥沃的圩畈土壤和充足的灌溉水源,流转土地220余亩,引进“晶两优1212”等优质品种,头季收割后稻桩可迅速萌发新穗,实现“种一茬收两季”。在党建引领下,双塘村构建起“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田间管护体系。双塘村党总支将再生稻田划分为5个党员责任区,每位党员包片指导除草、施肥等管护技巧,手把手教农户辨别杂草种类、掌握拔除要点。脱贫户丁满英蹲在田里,一边熟练地将一株株稗草连根拔起,一边乐呵呵地说道:“现在学习了科学的管护技巧,不像以前除草管护全靠农药,这样种出来的再生稻更环保、更健康。之前为了生计只能外出打工,现在在基地务工,每天能挣80元,两个月下来能增收4800元,照顾家里老人也方便很多,简直是“一举两得”。看着这些绿油油的稻苗,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产业兴则乡村兴。如今的双塘村,再生稻田里的除草身影成为夏日里最美丽的风景,一茬茬绿油油的稻苗正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草净稻香”的绿色再生稻正走进更多人的餐桌。据统计,今年双塘村再生稻基地头季亩产达650公斤,第二季预计亩产300公斤,较去年同比增产约30%,显著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村民经济收入。双塘村的这一种植模式,不仅让农田焕发了新生机,也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从晨光熹微到夕阳西下,田间地头的除草工作仍在继续,村民们深知,每一次弯腰都是对土地的敬畏,每一滴汗水都是对丰收的期许。下一步,双塘村将以再生稻种植为重要抓手,除草护苗、精耕细作,让这个原本贫穷落后的“小村落”孕育出更多乡村振兴的“大希望”,让双塘村人“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好愿景编织出“稻”香四溢丰产画卷。
(王琪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