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9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徽班廿三秩・弹腔薪火传”潜山市非遗“弹腔”探源艺术团队赴潜山市五庙乡开展潜山弹腔探源活动。
潜山弹腔探源艺术团队一行在潜山许家畈弹腔班社兴致勃勃地拜访了潜山弹腔省级非遗传承人许开学,认真聆听了许开学关于潜山弹腔自乾隆年间就已传唱、光绪十三年(1887年)、民国期间、1990年和2016年四次复排弹腔的历史、成功复排了《二进宫》《渭水河》等九部大戏和弹腔传承代表性人物许辛盘、许敬重、许敬台、许晓初、王兰香、许开学、许承应等振兴潜山弹腔的艰辛历程。许开学、宋晓琴现场演唱了《渭水河》《沙陀国借兵》《二进宫》倒板、来板、紧板、二黄散板、二黄平、数板等经典片段。
安徽省程长庚研究会会员蒋齐应系统介绍了潜山弹腔源于昆腔、昆弋腔、青阳腔咙冬调的二簧平、吹腔、拨子、皮黄和潜山弹腔特有的声腔“来板”等声腔板式、二十家班社、潜山弹腔成就杰出代表性演员程长庚、王慧芬和余玉琴等相关历史,同时谈到了潜山弹腔的现状和抢救性保护措施以及潜山弹腔《双救举》《双丝带》《双插柳》《刘子英打虎》等剧目丰富了黄梅戏的艺术宝库、净(二花)唱腔转化为黄梅戏霸腔等相关知识。
调研团队表示已全面了解潜山弹腔源头、发展历史的脉络和亟需保护的现状,回去后将进行全面的研究,形成学术成果加以传承和传播。
(蒋齐应)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