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郑村镇:“三管齐下”筑牢林地保护防线 护航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当下,群众致富增收意愿强烈,各类建设需求显著增加,歙县郑村镇林地管理面临新挑战。针对辖区林地分布分散、零星林地较多的特点,郑村镇以“广宣传、严巡查、强执法”为抓手,统筹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取得显著成效。

深化宣传引导,凝聚保护共识

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郑村镇坚持普法先行,创新“线上+线下”宣传模式,全方位普及林业政策法规。线下通过“林业政策进村组”活动,悬挂宣传横幅20余条,发放《森林法》《林地保护条例》等手册800余份,并选取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增强群众法治意识。线上利用微信群、乡村大喇叭等平台,定期推送林地审批政策,实现宣传全覆盖。针对有产业发展需求的群众,镇林业站主动上门服务,详细讲解审批流程,协助合理选址,避免因政策不清导致违规用地。今年以来,已开展上门服务10余次,成功帮助群众办理林地审批3宗,既满足了发展需求,又守住了生态红线。

常态化巡查监管,筑牢生态屏障

为应对林地管理压力,郑村镇构建“镇干部+护林员+村级巡查员”三级网格化巡查体系,对公益林、退耕还林及零星林地等重点区域实施“每日一巡”。同时,引入无人机航拍技术,结合地面巡查,实现“空中+地面”立体监控,精准发现毁林开垦、违规搭建等问题。今年以来,累计巡查里程超1200公里,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6处,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行为蔓延,确保林地资源管护无死角。

铁腕执法整治,严守生态底线

对违法占用林地行为,郑村镇坚持“零容忍”态度,建立多部门联动执法机制,统筹林业、农业、国土、环保等部门力量,联合派出所、各县局执法队开展专项整治。通过“一次巡查、全面查处”模式,对涉及毁林、违建、污染等多项违法行为的案件进行综合执法,大幅提升办案效率,形成强大震慑。

通过宣传、巡查、执法“三管齐下”,郑村镇实现了林地违法违规行为大幅减少,群众依法用地意识显著增强,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下一步,郑村镇将深化林长制改革,完善“人防+技防”管理体系,探索生态补偿机制,推动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让绿色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

(宋勇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