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村镇位于县城西方,距县城5公里,属城乡结合部,常住人口有1.8万余人,流动人口较多,经济发达,特别是商贸业。为满足精细化基层社会治理需求,今年以来,郑村镇依托“郑村镇驾驶舱”与“党建+基层微网格”线上线下两张网,积极探索镇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实践。
前端采集,整合资源一网通
依托“郑村镇驾驶舱”给辖区内15个网格员配置专属账号,通过掌上录入、云端更新、线下核实等方式,建立基础信息库。加强与县大数据局横向联动,整合公安、民政、计生等资源,依托线下信息采集、线上查漏补缺两种方式,不断产生实时的活性数据,形成数据积累正向闭环。目前系统5307栋房屋、18387常住人口、465流动人口等人房信息定期更新,事件信息每月录入。为郑村基层治理打下信息基础。
后台管理,智慧分析促实战
打造网格管理“驾驶舱”。通过前期信息快速采集、后台数据高效汇聚,终端大屏将辖区情况通过3D模型地图的形式进行动态数据展示。驾驶舱内展示有人口统计、特殊人群、网络治理、城管事件、事件类型、矛盾纠纷以及中间地图共计7个板块。郑村镇综治中心时时掌握辖区内5个综合网格、15名专职网格员在线情况和工作动态轨迹。加强分析研判,做到突发状况能快速响应、实时调度、具体到人、一体联动。依托智慧分析和人工核查敏锐发现社会治理中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供更具针对性、时效性的数据,研判事态发展趋势,为精准施策、精细管理提供辅助决策。
终端调度,源头疏解迈开步
利用“党建+基层微网格”,网格员手机端上报纠纷,驾驶舱管理员对矛盾纠纷及时分流督办,减少纸质报表,让网格员有更多时间走访摸排,提升化解纠纷效率。如一起婆媳俩的纠纷,镇司法所所长没少忙活,纠纷起因很小,高考,李某女儿取得了超一本分数线20多分的优异成绩,本是件喜事,却因婆婆一句“又不是考取了清华北大,有什么了不起的”言语而发生冲突,眼看事态将升级,附近网格员及时发现上报信息与司法所所长提前介入,耐心教育与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下去走访,实地调解,既讲法也讲情”,司法所所长说“就拿这件事,婆媳关系自古难题,如果走访不及时,这件事就会成为婆媳间的心结”。
郑村镇依托“郑村镇驾驶舱”提升了发现隐患及处置问题的效率,通过“党建+基层微网格”提升了化解矛盾纠纷的质量,通过线上线下两张网的配合,致力以最小成本、最大力量做好基层管理工作,打造“歙事井然”。
(王昊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