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

五四精神,是刻印在中国青年血脉中的精神密码,是穿越百年的思想火炬,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指引青年接续奋斗的永恒灯塔。从“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觉醒呐喊,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一代代青年以信仰为帆、以奋斗为楫,在历史的江河中劈波斩浪,标注出民族精神的高度。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青年当以五四精神为内核,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在时代浪潮中校准人生坐标,以青春之我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壮丽篇章。

以“信仰之炬”照亮青春航向,在传承中筑牢精神根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其本质是对真理的追求与对家国情怀的坚守。百年前,青年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决绝,撕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百年后,青年更需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筑牢信仰之基。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新时代青年当将“四个自信”内化为精神基因,外化为行动自觉,在纷繁复杂的思潮中保持定力,在风险挑战的考验中淬炼忠诚。信仰的力量,不在于口号的高亢,而在于行动的笃定,当代青年需从五四精神中汲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价值追求,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的“大蓝图”。唯有如此,才能在“躺平”“佛系”的杂音中坚守初心,在“内卷”“焦虑”的漩涡中锚定方向,让青春的理想始终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

以“奋斗之姿”激荡青春力量,在实践中锤炼硬核本领。青春因奋斗而精彩,人生因实干而升华。五四运动孕育的不仅是思想的觉醒,更是行动的号角。从“科学救国”到“科技强国”,从“教育兴国”到“人才报国”,青年始终是时代变革的先锋力量。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更需以“自找苦吃”的韧劲、“敢为人先”的锐气,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领域挺膺担当,将“书生意气”转化为“硬核实力”。奋斗的维度,既需要“仰望星空”的格局,也需要“脚踏实地”的深耕。新时代青年当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锤炼本领,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投身实践,在基层一线“墩苗”、在急难险重中“壮骨”。唯有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增长才干,在破难题、闯新路中积累经验,才能让青春的汗水浇灌出事业的硕果,以真才实学回应时代的叩问。

以“担当之志”回应时代召唤,在奉献中诠释青春本色。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在于它始终呼唤青年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从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第一书记”到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从荒漠戈壁中的科研尖兵到乡村振兴路上的“新农人”,青年用实际行动证明:担当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我将无我”的奉献、“舍我其谁”的冲锋。新时代青年需以“国之大者”为胸中丘壑,将“小我”融入“大我”,在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担当的内涵,既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也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青年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察民情、解民忧,以“处处为民着想”的使命感办实事、求实效,让青春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绽放光芒。正如李大钊所言:“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唯有以“无我”之境诠释“有我”担当,方能在时代的江河中做一朵奔腾不息的浪花,共同托举起一个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青春中国!

(潜山市五庙乡人民政府 汪恒)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