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构建“三位一体”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

肥西县始终将特殊教育作为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石和民生改善的关键举措,紧扣“保障兜底、资源提质、体系创新”三大维度,构建起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办学条件迭代升级、育人模式多元融合的发展格局。近年来,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超1亿元,建成现代化特教学校1所、资源教室5个,惠及残疾学生1000余人次,形成学前至职教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创新“康教结合”康复模式、“校校企”职教联动机制、“四定”送教上门服务等特色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特教高质量发展之路。

强化财政保障,健全经费支持机制。建立特殊教育专项经费预算机制。自2016年起县级财政单列特教专项经费,持续保障资源中心建设、教师培训、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工作。2018年将残疾儿童少年生均公用经费提至8000元/年,生活费补助每人每年3600元。完善多层次补助体系。在“两免一补”基础上,对3-18周岁孤独症学生发放专项生活补助(≥3000元/年),同步提高学前教育阶段残疾学生资助标准,特殊学习用品、教育训练等补助实现全覆盖。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中高级岗位配置比例较同类学校上浮10%。

改善办学条件,构建优质资源体系。实施特教学校提质工程。2023年7月建成投用新校区,占地30亩,建筑面积1.5万㎡,总投资8000万元,配备专业康复训练设施。推进融合教育资源建设。在接收5人以上残疾学生的乡镇中心校投入150万元建设资源教室5个,配置专兼职教师团队,保障随班就读质量。健全送教上门服务体系。建立标准化送教流程,保障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全覆盖,年均开展个性化送教服务3000余课时。

完善教育体系,拓展多元发展路径。创新学前融合教育模式。开设学前融合幼儿园,累计提供700余人次康复教育服务,建立“康教结合”的学前特教体系。发展培智职业教育。县特教学校与合肥经济贸易科技学校共建汽车美容、园艺制作、家政服务、社区保洁等专业,开设2个职教班,推行“学历+技能”双证培养。搭建就业支持平台。协助创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开展半工半读实践,与物业公司签约实现社区岗位对接,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升。(林兴勇 丁冬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