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濉溪县:“二三二”工作法筑牢“扫黄打非”坚固防线

近年来,淮北市濉溪县深入贯彻全国、省、市“扫黄打非”工作部署,以责任落实为根基、专项整治为利刃、宣传发动为引擎,全方位构建文化市场监管体系,推动“扫黄打非”工作提质增效,切实守牢意识形态前沿阵地。

“二强化”落实 构建共治格局

为压实“扫黄打非”工作职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实施“二强”驱动落实。完善机制,强化系统治理。建立“扫黄打非”工作机制,明确各相关单位职责,实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将“扫黄打非”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与全县意识形态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考核。加强领导,强化部门协作。每年召开全县工作会议及案件调度会,统筹调度相关单位的职能效能。联合公安、文化执法、市场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强化督查暗访,拧紧责任落实“螺丝帽”。

“三狠抓”整治 净化文化生态

针对全县600余家网吧、歌舞厅、出版物经营单位、印刷厂、演出团体等传统文旅场所以及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业态,濉溪县扎实开展“扫黄打非”五大行动,实施“三抓”精准治理。狠抓校园周边的整治。严查学校周边的书店、打印店等场所销售的书籍、教辅资料、内容不健康等非法出版物,开展校园周边专项检查30余次,累计查缴非法出版物1000余册,查处违规销售案件20余起,守护青少年成长“精神家园”。狠抓薄弱领域的整治。加强巡查城乡结合部、庙会、批发市场等重点部位,严查场所夹杂经营的书籍、教辅资料;对辖区内的小区进行集中宣传、集中整治、集中拆除,共拆除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小锅子”)200余个,扫清监管盲区。狠抓文艺演出的整治。举办全县基层文化人才暨民营文艺院团负责人培训班,组织100余名从业者签订文明守法经营承诺书;在农村婚俗集中时段开展高密度巡查,现场整改轻微违规演出20余起,推动演出市场健康发展。

“二模式”宣传 激活共治动能

印发《濉溪县“扫黄打非”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加强“扫黄打非”各类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推动“扫黄打非”深入人心,实施“二模式”拓展宣传。建立“融合+非遗”模式。将“扫黄打非”工作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公共阅读空间、农家书屋、爱教基地等平台,借助剪纸、泥塑、面塑等非遗技艺融入宣传,创作“扫黄打非”主题非遗作品20余件,开展宣传60余场次。建立“联合+特色”模式。深化“护苗”专项行动,联合教育、团委等部门开展“绿书签进校园”“法治护苗讲堂”等活动40余场次,通过主题班会、讲座、国旗下讲话、微宣讲等多种特色方式,向学生宣传“护苗”知识。

杨菊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