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歙县郑村镇用时十日成功化解一起致省信访网投信访件,信访人对县信访局和郑村镇工作人员给予“满意”评价并点赞!这起省信访网投件的圆满办结,不仅刷新了矛盾化解的“郑村速度”,更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伟力。
闻令而动:跑出矛盾化解“加速度”
3月21日,镇信访办接到一起关于违规建房的省信访网投件,为防止矛盾升级,郑村镇迅速启动“信访联办”机制,组建由镇综治中心牵头,司法、公安、村委组成的专班,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取证,及时隔离冲突双方。同步启动“一户一宅”政策核查,3日内完成2户村民走访、1处宅基地核查、3份证明材料收集,形成完整证据链,为后续处置赢得主动。
以情解法:围炉夜话巧破症结
“您看这张两家围桌吃饭的老照片,多好的情分啊!”联村组长李继良、综治专干王昊雨结合“驻村遍访”连续5天在被访户家中开启“唠嗑式调解”。通过一壶清茶拉家常,一张图纸明界限,以“方言+案例”方式耐心解读“一户一宅”政策,最终被访户于3月31日签订承诺书。转战信访人家中,通过细数两家互帮互助的往事,并向其展示承诺书后,信访人长叹一声:“只要恢复菜地,这事就翻篇了!”
靶向固效:回访宣传延伸治理链条
正值清明假期,专班趁机开展“三上门”行动:带规范化案卷上门答复、带法律顾问上门普法、带调解专班上门回访。通过深入村组宣传“一户一宅”政策,发放宣传材料200余份,同时组织“乡贤”对周边村组开展宅基地政策宣讲。建立“双巡查”机制,由联村干部和网格员每日开展建房动态巡查,将矛盾预防端口前移。
自推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以来,郑村镇积极探索“孝口常开”调解工作法,结合乡风文明评理堂,根据矛盾纠纷的属性,引用历史典故,通过细致的询问、公正的评理、家常式的对话以及法律与家规的双重教育,2025年以来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3起,信访件8件,化解率100%,使村民真正笑口常开。
(汪姣姣)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