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月山镇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深刻认识到文化认同对于社区凝聚力的关键作用,创新性实施了"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品牌战略。这一战略立足于各村(社区)的历史传统、资源禀赋和群众需求,通过挖掘、培育和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的有机融合,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持久的文化活力。
在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中,月山镇坚持差异化发展思路,避免千村一面的同质化现象。月山社区龙井中心村深挖"二〇厂"双拥文化,将军工历史与爱国教育相结合,打造了具有国防教育特色的文化品牌。这一品牌不仅传承了当地的军工精神,也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国家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
大桥头中心村则依托地方戏曲传统,打造了徽派风格的小六戏台,并新建"小六豆腐坊",将戏曲文化与饮食文化有机结合。戏台不仅成为村民文化娱乐的场所,也成为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载体;豆腐坊则通过展示传统豆腐制作工艺,让游客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这种"文化+产业"的模式,既保护了传统文化,又带动了村民增收,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杨八房中心村围绕孝道文化创建了"婆婆说理室"基层治理品牌。这一创新举措充分发挥村中德高望重老年妇女的作用,用传统孝道文化调解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标。"婆婆说理室"将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治理需求相结合,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柔性化解机制,有效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
原冲中心村则弘扬杨兆成烈士红色文化,通过建设烈士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等方式,传承革命精神,培育家国情怀。红色文化不仅成为该村的精神标识,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价值引领,激励村民自觉维护社区和谐,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这种以红色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的做法,体现了文化铸魂的治理智慧。
月山镇"一村一品"文化品牌建设尊重差异性,根据各村历史传统和资源禀赋量身定制文化品牌,避免了"一刀切";注重参与性,通过文化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增强文化认同;强调功能性,将文化品牌建设与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多重效益。使得文化品牌不仅具有象征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朱敏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