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清明的微风裹挟着故乡泥土的芬芳与草木的蓬勃生机,轻拂过面庞,也悄然拨动了我心底那根思念的弦。怀着跨越半个世纪的眷恋,我奔赴这场与故乡、与同学的重逢之约。村口的老槐树,如同一位忠诚的守望者,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枝繁叶茂,静静见证着时光的变迁。树影婆娑间,一群鬓发染霜的身影映入眼帘,他们翘首以盼的模样,瞬间将我拉回那段纯真无邪的年少时光。
刹那间,时光的藩篱轰然倒塌。我们步履虽不再轻快,却满心激动地走向彼此,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肆意地在布满岁月痕迹的脸颊上流淌。一个又一个温暖有力的拥抱,驱散了五十载的漫长光阴。随后,大家移步至洒满阳光的庭院,围坐在一起。一位同学拿出萨克斯,当他布满老茧却依旧灵活的指尖触动按键,悠扬的乐音倾泻而出,灵动而富有韵律,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在这美妙旋律的感染下,有人不由自主地翩翩起舞,尽管舞步不再轻盈,身形不再矫健,却洋溢着生命的热忱。紧接着,经典的戏曲旋律响起,黄梅戏的婉转、豫剧的豪迈、京剧的醇厚,声声唱段饱含着对往昔的眷恋,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犹记十一二岁时,尽管家境清寒,生活的重担压得父母有些喘不过气,但母亲总是在忙碌之余,精心为我打理一切。晨曦微露,母亲就已坐在昏暗的灯光下,为我清洗衣物。她的双手在冰冷的水中来回揉搓,不放过任何一处污渍。即便许多衣物打着补丁,经母亲的巧手,变得洁净如新。我的书包同样带着补丁,那细密的针脚出自母亲之手,每一针都饱含着她对我的爱。每次背起书包出门,想到母亲默默的付出,我内心充满力量,满心都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得知学校陡坡因年久失修,影响通行且暗藏危险,大家毫不犹豫地决定修缮道路。天刚破晓,我们推着破旧的板车,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向十华里外的下集子石场进发。前往石场的路崎岖泥泞,板车的轮子一次次陷入泥坑,每前行一步都无比艰难。但一路上,我们相互扶持、彼此鼓励,欢声笑语驱散了身体的疲惫,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到了石场,我们顾不上扬起的灰尘,争分夺秒地挑选石块。粗糙的石块磨红了我们稚嫩的小手,有的同学甚至磨出了水泡,却没有一人喊累。返程时,烈日高悬,沉重的板车考验着我们的体力和耐力,可一想到学校的陡坡即将焕然一新,大家相互打气,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回走。
课余时间,校园成了我们展示才华的舞台。为了排演京剧《红灯记》,我们逐字逐句地琢磨唱腔,一招一式地反复练习,力求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唱起《洪湖水浪打浪》时,悠扬的歌声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寄托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快板书节奏明快,三句半诙谐幽默,给紧张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无尽欢乐,也让我们在艺术的熏陶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放学后,为替父母分担生活的重压,我常常背着竹篓,在熙攘的集市售卖自家种的蔬菜,还有鸡蛋和菱角。每次摆摊,我都会有些局促不安,可每当看到同学们熟悉的身影,这份不安便瞬间消散。他们或是专门绕路前来,或是在赶集时特意光顾,毫不犹豫地买下货品,用最质朴的方式给予我支持。那一张张带着真诚笑容的脸庞,那一枚枚带着体温的硬币,如同冬日暖阳,驱散了我生活中的阴霾,更让年少的我真切体会到友谊的珍贵与温暖,懂得了互帮互助的真谛。
时光悠悠,五十年的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也重塑了我们的人生轨迹。如今,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职业。有身着戎装,凭借专业素养,在军队系统默默发光,肩扛国防事业重任的文职五级干部;有在卫生战线上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有笔耕不辍的小学教师,用知识的火种照亮孩童前行的道路;有长袖善舞的企业家,凭借卓越的商业智慧在市场浪潮中闯出一片天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还有躬耕陇亩的农人,用勤劳的双手,于广袤的土地上描绘丰收的盛景,保障粮食供应。尽管身份有别,可当我们围坐在一起,往昔的默契与亲近瞬间涌上心头,毫无隔阂。大家交流着各自的经历与感悟,言语间满是对国家发展的自豪与对生活的感恩。
曾有一次,语文老师刘怀民带领我们去隔壁石佛公社演出。演出结束时,夜色已深,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我们手牵着手,小心翼翼地渡河,河水的清凉驱散了演出的疲惫。一路上,大家分享着演出的心得与收获,欢声笑语在夜色中回荡。还有春日里采摘野茶的经历,漫山遍野的茶树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大家穿梭在茶树间,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感受着生活的美好。
1977年,我随父母落实政策返回省城。临行前,我赶到同学家告别。同学的父母忙前忙后,准备了一大桌饭菜。昏黄的灯光下,我们围坐在一起,诉说着不舍与祝福。那一幕,至今仍清晰如昨,温暖着我的心灵,也让我懂得了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此刻,我们再次相聚在故乡,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往昔的画面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这份纯真的同学情谊宛如明亮的灯塔,照亮了我们的人生旅程。回首过往,我们在困境中磨砺,在互助中成长,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
清明,不仅是缅怀逝者的时节,更是让我们在岁月的流转中,重拾那些温暖而美好的回忆。愿这份跨越近五十载的同学情,如同故乡的山川河流,在时光的长河中永不干涸,岁岁年年,熠熠生辉。即便未来岁月漫长,我们也将秉持初心,继续为社会贡献余热,让这份情谊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牧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