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壮阔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党员干部作为服务人民的先锋队,唯有秉持“问需于民、细听民生,解群众之忧;问计于民、勤听民声,谋发展之路;问效于民,善听民生,行造福之事”的理念,才能紧密联系群众,汇聚民智民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问需于民、细听民生,解群众之忧。问需于民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起点。群众的需求多种多样,大到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保障,小到社区环境改善、公共设施维护等身边琐事,每一个诉求都关乎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主动倾听群众呼声,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迫切需求。细听民生需要党员干部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耐心的倾听态度。有时候,群众的需求并非直白表达,而是蕴含在日常的言语和细微的举动之中。这就要求党员干部用心去感受、去体会,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有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才能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有的放矢地制定解决方案,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问计于民、勤听民声,谋发展之路。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问计于民,就是要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把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智囊团”。在制定政策、规划项目、推进改革等过程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到决策中来。勤听民声意味着要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拓宽民意收集渠道。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搭建与群众互动交流的桥梁,让群众能够便捷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同时,对于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梳理、深入研究,充分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将其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具体举措。无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都离不开群众的智慧和支持。只有集思广益,才能找到符合实际、顺应民意的发展之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问效于民,善听民生,行造福之事。问效于民是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环节。党员干部所做的工作是否真正惠及群众,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定期对工作进行评估,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听取群众对工作的评价和反馈。善听民生要求党员干部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当群众对工作提出质疑或不满时,要冷静反思,认真查找问题根源,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对于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也要保持清醒头脑,不骄不躁,继续努力前行。通过问效于民,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安庆市大观区花亭路街道办事处 张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