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撩动草浪,风筝放飞梦想。春分时节,4.5万亩洪铺“大草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至。 怀宁县洪铺镇镇长许海峰说,看草原不必去远方,家门口的风光一定会让您不虚此行。
围绕洪铺“大草原”品牌,如今,洪铺镇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生态与人文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让历史人文“活”起来,乡村旅游“响”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大草原”,唤醒了象鼻嘴老码头
洪铺镇,旧名洪家铺。象鼻嘴,南邻皖河,是旧时皖西南潜、岳、太、怀人员物资去往省府(安庆)的主要中转地。
据史料记载,丰水期,象鼻嘴老码头附近帆樯林立、渔火点点,商肆栉比、人声鼎沸。大别山区的桐油、生漆、茶叶、竹木从这里运往长江中下游沿江各地,食盐、布匹等生活物资从这里中转运往大别山区。川流不息的商船、商贩在此驻足、交易。
渡江战役时,黄山村渔民将渡江所需的船只、物资在象鼻嘴集中,同时将解放军战士和生活物资送到长江南岸。
然而时过境迁,当陆路交通的状况一旦改善以后,皖河水运的强势便大为削弱。渐渐地,象鼻嘴老码头一度沉寂。
近年来,当地通过实施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乡村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等行动,推动了象鼻嘴老码头附近皖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逐步增加提升。
如今,象鼻嘴老码头故地,丰水期仍是波光粼粼的大水面,枯水期变身大滩涂,一到春天,又变身为4.5万亩“大草原”。小黄山“大草原”成为当地知名的网红打卡地之后,再次唤醒老码头尘封的历史。
象鼻嘴老码头不远处的石库村马家楼田畈上的道光水文碑,在缺乏科学监测工具的古代,因深藏着皖河数百年潮起潮落的水文密码,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前来探究。
3月22日,“洪铺大草原风筝季”启动
金鸡碑,见证地方古韵唱新声
与象鼻嘴老码头承载着旧时的贸易印迹和红色记忆不同,金鸡碑作为戏曲史的活化石,则见证了当地将戏曲古韵唱出新声。
洪铺镇的胡节银是怀宁县金义黄梅戏剧社的负责人,近年来,他所在的剧社宛如一颗行走的“文化火种”唱遍了全国各地。
而每次外出前,胡节银几乎都会到金鸡村境内朝拜一下金鸡碑。原来“金鸡”是旧时社戏所祀之神。
如今,金鸡碑作为戏曲史的活化石,是研究我国戏曲史的一项重要资料。早在1986年,它与五猖神庙碑一起,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盏“牛灯”、一位老者、一名牛童、五个唱段,与金义剧社走南闯北唱黄梅戏不同,“牛灯戏”系洪铺镇民间的一种戏曲演唱形式,也使戏曲古韵唱出了新声,作为安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怀宁“牛灯戏”如今得到了抢救性保护传承。
金鸡碑系研究我国戏曲史的一项重要资料
雪山洞,独好风景已串珠成链
雪山洞位于洪铺镇冶塘村女儿岭西侧,为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口藏在普陀寺庙里,尚存明朝至清朝的十九块碑刻,还有清乾隆、道光、同治等年代的牌匾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雪山洞洞深百米,最高处5米。入口处有一宽敞大厅,可容百余人。一进洞,钟乳石形态各异,洞里有二十四景,如“石鼓击天”、“白姑小步”、“睡佛卧天”。
如果说雪山洞是难得一见的自然风光,而到洪铺镇中心学校则可探寻渡江战役的红色印记。
洪铺镇中心学校校园内有一座山丘,这里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司令部指挥渡江战役驻地。据陈道锋校长介绍,2022年至今怀宁县政府把洪铺籍和在洪铺镇战斗牺牲的18位革命烈士迁葬在此,命名为洪铺烈士纪念园。“如今这里是纪念革命先烈的地方,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因胡玉美酱园创始人胡兆祥墓在洪铺镇境内,中国近代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祖籍洪铺镇新陈埂,目前当地正串珠成链活化利用这些自然与历史人文资源,充分激发洪铺优秀传统文化活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司令部指挥渡江战役驻地
农文旅,推动乡村振兴新引擎
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不仅为洪铺镇带来了人气,也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东风村党支部书记方世春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当地草莓种植、水产养殖、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
怀宁县洪铺镇党委书记查昊表示,未来,洪铺镇将继续聚焦文旅融合,进一步挖掘和整合各类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
同时,该镇还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文旅产业,推动文旅产业与农业、工业等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努力将洪铺镇建设成为安庆乃至全省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让文旅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 通讯员 赵林玉 张文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