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市:聚“智”推动农业向“新”发展


近年来,地处大别山南麓的安徽潜山市,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大抓项目促发展为契机,推动以智慧农业为代表的农业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智慧农业前期投入高、回报周期长,单靠市场力量难以破局。2017年起,潜山市就连续出台本级财政支持政策,累计使用县级财政奖补资金860余万元,支持近百家经营主体发展数字农业应用,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千万元。同时,在项目资金使用上,对运用智慧农业技术的现代农业项目予以优先支持,累计使用衔接资金、帮扶资金等近1.5亿元推动智慧农业产业园、肉禽养殖等规模基地建设。到2024年底,潜山市智慧农业应用主体累计达124家,省级数字农业工厂6家。

面对“谁来从事农业”的挑战,潜山市立足本土人才能力提升,通过规模培育、优化组合、创新试点等手段为农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注入清流活水。2014年以来,潜山市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超8900人。潜山市农广校于2024年列入安徽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遴选出105名学员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村集体经济负责人、民宿与休闲农业三个班级,对学员开展为期2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多层次培育。

近年来,潜山市以实施产业振兴“农业兴农”行动为契机,推动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实干氛围,锚定“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通过现代农业招商、优合资源配给,工厂化养蚕、寿光模式产业园、肉禽养殖加工等运用智慧农业技术项目先后落地运营。

坐落在槎水镇中畈蚕桑产业园内的4000㎡工厂化养蚕车间,运用智慧农业技术的“三恒”系统,确保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全年化、智能化养蚕。产业园通过“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周边150余户蚕农和专业大户,每年户均增收6000元。

2022年建设运营的潜山市寿光模式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园位于梅城镇。走进示范园,一栋栋采用温室大棚排列整齐,智能水肥一体化设施穿插其间,常年轮种番茄、丝瓜、辣椒等时鲜果蔬,2024年生产蔬菜2400吨、总产值达970万元。在其带动下,黄铺镇、痘姆乡先后引入寿光模式生产企业,新建基地规模达800亩。

2021年引进集规模化养殖、集中屠宰、冷链配送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现代化肉禽加工企业位于油坝乡,年出栏肉禽达90万羽。在智慧农业养殖技术带动下,2024年油坝乡、黄泥镇陆续建成智能化鸡舍8个,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近百万元以上,2025年油坝乡、黄柏镇、槎水镇等地还将继续新建智能化鸡舍近20个。

食用菌智慧方舱、再生稻育秧工厂、跑道养鱼……一系列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正在潜阳大地落地生花、结出硕果。下一步,潜山市将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拓展丰富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助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江明   叶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