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更好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合肥经开区党建工作部联合党政办公室发布基层治理典型案例,旨在挖掘、总结、推广各社区服务中心(街道)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为全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项目背景
明珠社区地处合肥经开区繁华地段,辖区面积0.88平方公里,涵盖华地润园、金大地时代天街等住宅小区,正大广场、欧风街、山姆会员商店(在建)等商业综合体,形成“一街一店双广场”的多元化生活圈。
随着人口增长、商业密度提升,社区治理面临多重挑战:一是人口与需求多元。居民结构复杂,涵盖外籍人士、特殊群体等,对教育、文化等需求差异显著。二是商业管理难题。密集的餐饮、娱乐场所导致交通、环境治理压力大,生活性服务业品质需提升。三是治理资源分散。社区事务涉及部门多,条块分割问题突出,亟待整合多方力量形成治理合力。
为破解上述难题,明珠社区党委创新“珠联璧合”工作法,以党建引领、资源整合、精细服务、多元共治,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
二、实施过程
(一)珠:红色明珠,做实社区领治
构建“党委引领、支部下沉、党员带头”的治理体系。一是织密组织网络。下设7个党支部,118名党员覆盖小区、商圈打造“网格民情图”,将治理触角向末梢延伸。二是创新服务机制。依托每月10日的“两委接待日”,5年来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件,服务居民上万人次。用好“三单制”与“四事四权”工作法,以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解决居民“加装电梯风幕扇”“微景观建设”等民生问题,推动社区治理走深走实、居民服务见行见效。
(二)联:联统团队,特色活动精治
构建“党委牵头+志愿团队+社会共建”协同治理模式。一是培育志愿力量。组建“合肥大姐”“为明·益起行”等志愿队,年均开展志愿服务超5000小时。打造“悦动明珠”文体品牌,成立“跃动青春”舞蹈队等文化团体,覆盖居民千余人,年均开展活动50余场。二是深化共建合作。联合非公企业、四联四定单位等,开展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体验日、“双拥杯”乒乓球赛等活动,惠及各类特殊群体200余人次。依托欧风街打造“明珠海外人员服务站”,吸引400余名外籍人士参与文化交流活动22场,在提供政策咨询的基础上,搭建外籍人士与辖区居民文化交流的桥梁。
(三)璧:琢璧破圈,为企为民细治
聚焦民生痛点与企业需求,推动治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全面梳理居民生活诉求和企业发展需求,精准锚定服务方向,确保措施有的放矢。召开企业交流座谈会5次,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与活力。协调解决商户难题,帮助少数民族拉面馆整改消防安全隐患、对接子女入学,实现“问题化解+民生保障”双赢。
(四)合:聚合资源,催化协同善治
联合城管、交警等多方力量“点、线、面”推进明珠广场提升改造,配合推动山姆会员商店建设,吸引高端消费群体。筑好善治“宜居巢”,引得营商“凤来栖”。锚定生活性服务业、文化旅游业两大发展目标,辖区欧风街接连成功举办“咖啡节”“大众之夜”等特色活动,接待游客超十万人次,获评文化和旅游部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十佳夜游街区等荣誉称号,构建“宜居、宜游、宜业、宜商”的人文环境,为优化营商环境擦亮底色、增添底气、厚植底蕴。
三、实施成效
在党建引领、单位共建、党群参与下,一件件民生诉求正在变成璀璨明珠的现实写照:铺设的沥青路面、新建的垃圾驿站,让居民小区变得更加宜居;活跃在居民服务一线的志愿团队,让自治力量变得更加强劲;商业资源优势互补、文化成果竞相绽放,让片区活力变得更加充盈。党员“红”激活着基层治理的最末梢。
当前,明珠广场片区已成为经开区的文旅新名片,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明珠思路”“明珠方案”,辖区环境由“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展示出便利化、个性化、多元化相结合的“莲花魅力”。
未来,明珠社区将持续深化“珠联璧合”工作法,探索智慧治理、数字赋能新路径,让“善治明珠”成为城市建设的生动注解。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