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用地要素保障迭代升级 服务高质量发展再加力

大皖新闻讯 2024年以来,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扣形势变化和政策导向,拉高标杆、融合创新、加压奋进,围绕池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重大项目用地要素保障服务不断迭代升级,打造了以“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内部融通”为特征的要素保障2.0版,加力推动该市重大项目落地见效。

池州城区一角(规划资料图片)

破除壁垒 横向联通形成“一盘棋”

针对以往项目招引、立项、落地等多个环节信息不对称问题,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全流程思维融入服务,精心组建要素保障工作专班,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问题共商、项目共推”的联动机制。

坚持用地跟着项目走,年初主动与当地发改、交通、水利等部门携手,将有用地需求的173个重大项目形成统一项目库,绘制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甘特图”,为项目用地提供清晰时间表路线图。

主动跟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提前介入报件卷宗预审,前移补正关口。2024年共获批批次(项目)145个1万余亩,供应建设用地221宗1万余亩,批准临时用地和备案设施农用地近2000亩,保障了升金湖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2024年,该局还牵头组织多部门周五定期会商35次,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堵点”“卡点”问题,累计解决项目立项、年度计划、林地指标等问题90个,完成项目选址综合论证30个、项目用地预审24个13506亩,为G236平天湖隧道及连接线等项目后续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升金湖泵站建设现场

把握导向 纵向贯通打造“直通车”

针对用地政策类别多,调整快,专业性强,与林、水等业务协同多等特点,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向上多请示、内部多研读、解读无保留、创新敢担当,切实让行业部门、基层和市场主体感受到自然资源部门最大的努力和用心。

近年来,该局“吃干榨尽”有利于发展的最新政策文件,充分发挥政策最大红利,2024年共争取国家直接配置、省级统筹新增建设用地计划4063亩、跨省域补充耕地指标2959亩,精准保障柯家村矿6000万吨/年建设工程、S40、S27等一批项目顺利实施。

通过“面对面”指导、“手把手”培训等方式,2024年,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基层管理单位及项目业主宣讲解读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近百次。实行“一站式清晰告知”,指导县乡两级依法办理先行用地、临时用地、设施农用地等手续,打通要素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对市级重大项目,该局班子成员更是“点对点”包保联系,定期深入园区、企业收集用地方面问题,上门服务企业项目108次,有效解决生态红线占用论证和人为活动情形认定等多个政策难题,科学有序推进合池铁路综合选址论证、贡溪水库用地预审、宝镁二期正式用地办理。

宝镁新河童埠厂区建设现场

优化流程 内部融通构建“一张网”

针对自然资源内部业务环节多、协同难等问题,池州市建立了重大项目全流程服务保障机制,并联统筹、压茬推进规划编制选址论证、用地预审、征收转用、收储收回、土地供应等关键环节,打造“一站式”服务体系。

建立"市-县-镇-村"四级规划体系,池州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已获批,46个镇级国土空间规划、115个单元详细规划、534个村庄规划编制有序推进。有序编制11个市级、25个县级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确保项目跟着规划走。

该市还出台重点项目用地“周转池”制度,按比例统筹全市年度计划指标,精准配置各类项目,2024年合理有效利用各类用地计划指标8261亩,完成年度任务的122.33%。同时加快审批进度,对重大项目“即来即办、限时办结”,S40宁纵高速池州段先行用地仅用3天就完成了市级合卷和报省申报工作。

此外,该市还加强“去存挖潜”,推动集约节约,在工业低效用地全周期管理、工业用地混合复合利用等方面出台改革性政策举措,“上拓下延”“以用定治”“沃土搬家”“汽车楼房”等案例获部、省级肯定推广。

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该局将持续改革创新,推动用地要素服务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将落实用地用林联动审批,拧成项目审批“一股绳”;加强补充耕地管理,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双提升;统筹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现重大项目计划应保尽保;充分运用先行用地、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政策,加快推进项目顺利落地;畅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持续提升服务质效。

大皖新闻记者 朱春友 通讯员 陈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