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改革创新,锐意进取。 2月18日,安庆市召开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奋力推进安庆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守正创新、先行先试,成效和亮点纷呈
据安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谢长兵介绍,一年来,安庆市住建局坚持聚焦主业,行业发展更加坚实。通过守正创新、先行先试,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纳入施工图联合审查,显著缩短审批时限,消防审验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出台《安庆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安庆市区已交存维修资金房屋应急解危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创新“四个一”工作机制,在全省物业管理服务提升攻坚工作情况通报中被作为典型经验进行推介。《安庆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批准,即将颁布实施。
特别是市辖各地扎实推进住房城乡建设各项工作,有很多成效和亮点。安庆经开区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相关做法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专栏媒体聚焦板块推介;岳西县试点实行住建、消防“联合查验”,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安徽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2024年典型经验案例。桐城市深化运用“六尺巷”工作法,搭建“物业服务一件事”平台,推动执法力量进小区。高新区大力推进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工地现场观摩会在安庆双生未来科技城项目施工现场召开。望江县认真落实保交房工作部署,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在全市率先完成保交房任务;宿松县转变安置房建设模式及做好纳统工作,积极开展房地产秋季展销会活动,房地产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面积数据指标均实现正增长。宜秀区发展总部经济,招引安徽建工第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全年建筑业产值保持高位增长。历史文化保护方面,潜山市完成9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获批安徽省传统建筑修缮县项目和984万财政资金支持,完成123幢传统建筑修缮任务。怀宁县进一步探索县城体检路径,建立“开展体检、谋划项目、筹措资金、建设运营、复检评估”的工作机制,成为住建部全国县城体检试点县;太湖县编制完成城市地下管网管廊及设施建设改造实施方案,全面开展管网普查,测绘总里程累计达220km,地下管网及设施建设改造项目储备工作稳步推进;大观区突破现有老城格局,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重点开发生活服务、文化展示等功能,“大湖社区”被我省推荐为优秀完整社区(全省共2个)。迎江区积极探索原址拆除重建改造城市危旧房方式,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简报上作为典型案例推广。
聚焦“七大”方面,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谢长兵介绍,2025年安庆市将聚焦止跌回稳,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聚焦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聚焦转型升级,力促建筑业提质扩量增效;聚焦活化利用,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聚焦本质安全,筑牢城乡建设安全防线;聚焦改革创新,夯实住建高质量发展根基;聚焦党建引领,锻造全面过硬住建铁军。
在聚焦活化利用,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方面,将通过加快《安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进程,推进安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完成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方案和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编制。深入开展《安庆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宣传教育,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确保《条例》实施落地见效。
全面落实市县两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情况向本级党委专题报告制度。按照“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要求,深入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认定,完善安庆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名录。新增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实施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利用项目。加快推进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和大王庙传统风貌保护区项目建设,完成安庆水利局旧址、安徽华洋义振会旧址等历史建筑修缮保护,支持桐城市申报国家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项目。
做好“大美遗产”和《周游名城·安徽安庆》宣传推介,打造彰显安庆魅力的文化名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摄影作品有奖征集活动,充分展示保护利用工作成果,深入挖掘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和传统村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传递记忆、传承乡愁。开展全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培训,重点培育古建筑修缮技艺传承人和传统工匠,壮大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 通讯员 石晓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