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三味课堂”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新任务、新要求,努力打造形式新颖、载体丰富、学以致用的“三味课堂”,有效激发党员教育新活力,推动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做好“三项加法”,保持党员教育浓厚“党味”。“套餐+点单”提高培训精准性。依托党员春训冬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结合不同领域党员培训需求,通过集中学、分组学、自主学等形式,广泛掀起理论学习热潮,为党员“充电补钙”。今年以来,培训党员干部3000余人次。“教学+研学”提升培训多样性。深挖党员教育课堂“内涵”与“外延”,依托经开区党校,统筹党群、招商、社区等各领域业务,制定培训要点,涵盖理论学习、党性教育、业务讲解等方面12个班次,抓好党员轮训。将县内中共合肥北乡支部、杨庙镇刘云峰革命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纳入现场教学点,打造金大地翡翠公馆党群服务站、流星之家、智慧农业谷等一批本地研学点,实现“串点联线”,全年参观调研约2000人次。“典型+后进”扩大培训影响性。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亮先进做示范、抓后进促整改,拉满党员学习教育“弓形链条”。以“红翎计划”三年提升行动为抓手,积极打造“宁家铺子”“‘梅’好生活,共富工坊”“HUI享”商圈等特色党建品牌8个。坚持以“视野”换“思维”,分批次组织社区书记、党务干部等40余人分别赴上海市浦东新区、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等地观摩学习,以学习先进激励社区干部干事创业。

实施“三项建设”,保持党员教育持久“回味”。持续加强党校阵地建设。规范党校阵地载体建设,强化设施管理维护和党员教育设备更新,拓展教学空间,教学场地可容纳200余人同时培训。不断拓宽基层党校向社区延伸,并将教学点延伸至18个社区,聚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社区级现场教学点。高标准建经开区党群服务中心,进一步改造提升,拓展完善教学功能,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员教育培训网络,并推动各类资源要素有序流动、优势互补、共建共享。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积极邀请省市县党校、高校教师授课,不断加强师资力量。组建专兼职党员教育师资库,将本地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专职、道德模范、“五老”人员、企业家等入库管理,将优质师资带到家门口,实现从理论宣讲到素质能力提升的全科覆盖,目前已储备党员教育师资30余人。领导班子每年深入分管领域、包联社区至少讲1次专题党课,不断强化党员经常性教育。持续创新培训载体建设。坚持分层分类培训,“靶向施教”提质增效,聚焦党建实务、经济招商、基层治理、安全生产、综合执法等领域开展业务培训20余场、覆盖1700余人次。坚持聚焦主体班次,组织开展为期5天的党员春训,受训党员2300余人次。搭建“擂台比武”平台,组织18个社区党组织书记、60个小区党组织书记分别同台竞艳、切磋学习,以优秀案例展示、短板项目剖析等方式,找差距、明方向,不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聚焦“三项服务”,保持党员教育初心“甜味”。聚焦发展抓产业服务。坚持以优化企业服务提升党员教育培训效能,打造“双凤行”营商环境服务品牌,用优质的营商环境打造最具含金量的“双凤名片”,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行“首问负责制”,为企服务工作安排115名党员干部,包联308家企业、27个项目,累计走访企业和项目1264户次,走访率100%。累计开展政策宣讲、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亩均效益评价等各类培训活动30余场次,惠及企业400余家。聚焦民生抓群众服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亮身份、践承诺、担责任、树形象,力求把“小服务”打造成党员教育的“大课堂”。深化“双报到”机制,发动退休党员教师、红色小管家、社区“大党委”成员、有特长的积极分子等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截至目前,已组建志愿服务队伍55支,注册志愿者6000余名,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800余场次,实现了“党心”连“民心”,“红心”映“初心”。聚焦治理抓社会服务。领导班子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题调研,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深入基层开展现场调研60余次。落实“双联双应”工作方法,确定“红色服务日”,开展免费体检、政策咨询、普法宣传等活动1000余场次。设立“红色点单台”,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00余条,解决问题69个。依托“四到家六必访”工作机制,收集群众“微心愿”和急难愁盼的问题3000余件,服务群众2.3万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1000余件。

(朱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