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杜集区坚持“党建带团(队)建”工作理念,坚守为党育人初心使命,坚决履行全团带队政治责任,突出少先队员、共青团员、青年党员三个主体,聚焦“党的领导、政治培育、实践教育、队伍建设”,推动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助力青少年走好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源源不断为党输送新鲜血液。
坚持党的领导,压实一体化育人责任。强化党建引领。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团建、队建纳入党建整体部署,作为巡察监督、述职评议、教育评价督导和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将团建工作经费纳入党建经费整体计划,制定《杜集区基层团组织工作经费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团教协作。在构建“团区委—教育团工委—学校团组织”系统工作机制基础上,团区委主要负责人进入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强区级少工委,成功召开杜集区第三次少代会,实行“双主任”制度,不断深化团教协作。制定《杜集区教育团工委工作职责》,常态化开展好学校领域共青团、少先队等相关工作。
聚焦政治培育,强化一体化育人衔接。完善激励机制。坚持全童入队,实施分批入队,加强分段教育,鼓励各学校根据教学实际科学设置基础章、特色章、星级章,定期开展“红领巾奖章”评选活动,切实落实少先队阶梯式成长激励制度,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归属感。2024年评选优秀少先队员70名、优秀少先队集体35个、优秀少先队辅导员35名;评选“红领巾奖章”二星章集体65个、个人100名。加强团队衔接。落实《杜集区积分入团实施方案(试行)》《杜集区初中学校少先队“推优入团”实施细则(试行)》,打造“3+4+N”入团标准,以有远大理想信念、有优秀道德品质、有优良学业水平3方面为入团标准,把年满14周岁、8学时团课、2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参与实践活动4个指标作为入团必备条件,将各类表彰奖励作为N个加分项,规范统一入团标准,制定“积分入团”记录卡。2024年发展团员570人,经少先队推优入团300余人。落实推优入党。坚持将推优入党作为基层团组织履行政治功能的重要抓手,严格落实《杜集区推优入党实施细则(试行)》,2024年完成推优入党17人,真正使“推优”逐步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共青团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
注重实践教育,拓宽一体化育人链条。强化阵地建设。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建立校外少工委22个,充分挖掘运用辖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打造省级、市级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18个,组织开展“红心向党 薪火传承”“廉洁齐家 清风正气代代传”等校外实践活动50余场次。创新活动形式。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实践活动为统揽,组织开展学工、学农、学军和生产一线岗位体验、文化体育、科学普及、志愿服务等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30余场次。深化少年军校建设,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安全教育,组织开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红领巾心向党”等主题教育活动20余场次。成立35支少先队志愿者服务队,让少先队员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通过“小手拉大手”开展文明创建、公益植树、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
加强队伍建设,凝聚一体化育人合力。建设高素质队伍。配备少先队总辅导员1名,大队辅导员35名,中队辅导员485名,实现了基层中小学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全覆盖。聘请40余名优秀党员、青年志愿者等作为校外辅导员,协助开展常态化、个性化组织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着力培养一批少先队工作骨干。充实“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红领巾讲解员”队伍,吸纳50余名优秀党员、团员和少先队员,打造全链条的宣讲队伍。加强干部培养。健全完善团、队干部分级全员培训机制,将学校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纳入培训计划,将团、队干部纳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人才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团干部培训、青马工程培训等专题培训,200余人参加,着力提升队伍的政治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为党育人实效。举办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搭建交流经验、互助提升的广阔平台,促进队伍专业技能大提升。
彭彦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