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这是一片英雄的热土,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新四军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为这座城市植入了不朽的红色基因。人民把子弟兵当亲人,结下了鱼水深情;军人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成第二故乡,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携手并肩,“双拥”之花越发鲜艳夺目。
优化尊崇体系 筑牢强军后盾
“原来有很大的顾虑,因为跨省调动很难,程序很繁琐,没想到那么快就通知我上班,让我非常意外和感动!”淮南实验中学山南第一中学教师高芳芳难掩激动之情地说,爱人刚转业离队,正在待岗安置,没想到她的工作优先得到落实。
淮南市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凝聚军心民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市“一盘棋”战略谋划,列入党代会工作报告、市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市委议军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定期研究相关工作,解决难点问题。
淮南市军地联合印发《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方案》《事业单位定向招聘随军家属工作办法》,对现役军人及文职人员子女报考普通高中给予优待;事业单位招聘时,每年安排一定数量岗位面向随军家属公开招聘,近年来,共协调80余名军人子女入学,20余名随军随调家属就业。
“让军人后方无忧,才能前方无畏,才能铆足精力谋打赢。”淮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淮南市持续提升安置质量、促进安置结果与服役贡献相匹配,41名转业军官100%安置进公务员(参公)岗位,407名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100%安置到企事业单位,岗位质量进一步提升。
淮南市还按照成熟一批发布一批的原则,持续推进优待目录扩容,发布五批次优待目录清单,2000多家门店加入拥军企业联盟,涵盖文化旅游、生活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先优惠服务。
2023年,淮南市陆续出台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免费乘坐公交车、游览市内景区优惠政策,每天公交车退役军人乘车刷卡7000余次。“出了营门,就到‘双拥车站’,乘车到市内办事太方便了。”武警淮南支队干事张代富说,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多年来,官兵乘车出行不便,市双拥办积极协调,在营区旁边建设“双拥站”,极大方便官兵出行。
淮南市还投入2050万元高标准建成市烈士陵园附属工程,全国首块烈士纪念设施标识牌在淮南市烈士陵园启用,“皖001号”烈士纪念设施标识牌、“最美拥军人物工作室”牌匾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完成市光荣院提质改造项目,建成智慧型医养结合光荣院。
打造宣传矩阵 汇聚双拥合力
2024年7月31日晚,淮南市庆“八一”双拥文艺演出在人民公园下沉广场1952文化街区欢乐大舞台举行。
淮南市通过开展多形式的军民共建活动,多载体、多渠道促进军地军民交流互动,广泛宣传双拥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热烈的双拥氛围。
在各县区打造双拥阵地“五个一”工程(双拥公园、双拥广场、双拥街区、双拥学校、拥军企业),形成“一区一特色,一处一主题”,受到广大军民的纷纷点赞,成为市民驻足“打卡”新地。
在高铁站、汽车站出入口、全市电子眉楣、户外大屏、公交车、出租车车载视频及交通要道设置永久固定双拥标牌开展双拥宣传。联合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工商银行淮南支行联合摄制三集大型双拥文献纪录片《潮拥淮之南》,填补省内双拥纪录片空白。
“‘相约老兵’条列茶会活动的持续开展,为广大退役军人之间沟通交流搭建平台,增强了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幸福感,提升了双拥品牌影响力。”淮南市双拥办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相约老兵”活动,得到广泛认可,取得良好效果。下一步,将持续开展好“相约老兵”系列活动,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全省率先成立“淮南市爱国拥军促进会”,把零散的社会化拥军整合成有计划、有组织、有规模的拥军队伍,先后涌现出远赴新疆阿勒泰“拥军三步曲”张春林,情系拥军模范朱邦鸿等一批先进典型。
加强双拥载体建设,切实发挥全市37处国防教育基地功能,投入3000万元用于淮南市国防动员基地改造升级。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寿县小甸集特支纪念馆作为淮南市双拥宣传示范基地,每年受教育人数达30万人次。
军地双向赋能 共谱双拥新篇
“大骨熬汤、牛肉切片、备齐配菜……”淮南牛肉汤师傅宋中民结合舰艇烹饪环境,从人文历史、烹饪理论、到食材选配、实际操作,向远到而来的海军某部战士亲自相授淮南牛肉汤制作技法,让海军战士收获满满。
为丰富海军官兵对餐饮多元化需求,淮南市常态化开展特色餐饮美食厨艺培训,积极探索双拥共建路径,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的最好体现。近年来,淮南市聚焦部队解决民兵训练基地改造提升、新营房建设、自来水供应、舰艇舾装配置等问题21个。
民拥军意比泰山重,军爱民情似东海。
哪里有险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近年来,驻淮部队协调资金800余万元,建设电商中心、国防教育长廊、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15个。援建帮扶8所中小学,开展爱心助学活动35次,捐资助学100多名学生。协调将寿县花门村2个特色农产品推介上线至军队“服务+”消费帮扶平台,助力销售农产品150余万元。
2020年,淮河流域连降暴雨,寿县三觉镇发生险情,数百名群众受困,部队官兵携带装备火速营救,上演了24小时千名群众大转移的感人一幕,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驻淮部队积极开展军警民联防联治、巡查巡防,开展“解忧帮困送温暖”“关爱留守儿童”“拥政爱民见行动”等活动,协调军队医院机构与驻地医院结对共建,遴选16名官兵、文职人员充实全民国防教育宣讲人才库,支持13所中小学申报“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时代变迁,抹不了拳拳拥军爱民之心;岁月更迭,掩不住浓浓鱼水深情。淮南军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在新征程上凝聚起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柏祖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