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培育文明乡风,池州市贵池区殷汇镇积极探索用“积分制”撬动乡村治理,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提高村民的参与感、幸福感、获得感,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因地制宜,民主决策“集民智”
“为合理设置积分制管理中的积分项目,我们前期召开乡村治理‘积分制’推广宣传会,与村民代表交流讨论,广泛采集意见。经过多方研判,最终形成了现在包含了遵纪守法、家庭和谐、邻里友善、关心集体、爱护环境、移风易俗、热心公益和致富带富8个大项的‘积分制’细则。村民可以通过自主申报或群众推荐等途径获取积分,当然也可能会因违规行为被扣除积分。积分事项覆盖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月组织开展村民积分评议,激励村民持续关注村情村务,长期保持良好文明风尚。”当地东溪村工作人员介绍道。
同时,乡村治理“积分制”有效地对各类不文明的行为做出了一定的规范,对于一些严重影响乡风文明的行为设置了“积分制”评分一票否决清单,有效引导村民的移风易俗,使村委会在开展乡村治理工作过程中有了更加有效的抓手。”
多元投入,积分兑换“惠民生”
那么,村民获得的积分有什么用途?在贵池区殷汇镇东溪村开设的“道德超市”里,会有志愿者帮助村民用积分兑换礼品。该村村民郑在富介绍,这是他第一次来东溪道德超市兑换物品,他以后还要积极改善环境卫生,孝老爱亲,践行移风易俗,多获得积分,换取物品。东溪村的道德超市配有大米、食用油、小电器等16种生活用品,种类丰富,基本满足了村民的生活需求。开在家门口的“道德超市”让村民看到了参与积分制管理所带来的实惠,树立起“以行积分、以分换物”的意识,参与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在殷汇镇东溪村的“道德超市”,村民们正在用获得的积分券进行兑换。
积分制管理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为一体,鼓励村民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乡村治理。村民通过参加积分事项,让好人好事、新风良俗有了荣誉分值,给无形的村规民约赋予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逐步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村级公共事务,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使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村民的自治热情被不断激发。
正向引导,先进典型“立模范”
据悉,贵池区殷汇镇各村公告栏设立积分榜宣传专栏,落实先进典型上榜公布,村民可以直接看到本村的排名,村民之间还会经常分享“得分之道”,在“口口相传”之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村民,鼓励大家学习先进、比学赶超,携手构建文明有序的乡村风貌。
积分制管理制度让村民的言行有“镜子”可照,有“标杆”可学,通过积分制评分,平日热心公益,文明环保的住户被更多村民知晓,行为好,积分高,兑换多,“有德者有得”使带头示范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在东溪村2023年积分排行最高的是河西组村民张国富,张富国是一名退休教师,有一个女儿自幼残疾,他几十年如一日照顾,同时他积极关心下一代,邻里关系很和睦,而且他长期热心村情村务,主动充当邻里调解员。在村里组织的志愿活动中踊跃报名参加。因此他的排名自然遥遥领先。张国富这样的先进典型让东溪村村民一改“各家自扫门前雪”的风气,纷纷主动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通过将各类项目和指标转化为具体分值,以榜样力量引导村民积极竞争,乡村治理无形变有形,使软约束有了硬抓手,把乡村治理方式由“任务型”转为“激励型”。
截至目前,贵池区殷汇镇共有 432 户上榜积分榜宣传专栏。累计发放积分券 432 张,价值 12.96 万元。积分制实行以来,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参与村里组织的各项活动,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有效破除了陈规陋习,提高了乡村文明程度。(王鑫)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