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这样的黄桃,汁水充足,口齿留香……”连日来,在池州东至县香隅镇漕东村黄桃基地里,一场场带货直播正在进行,主播盼盼忙碌地吆喝村里的“土特产”。00后的小姑娘,从文员转职当主播,从生疏到熟练,跑遍田间地头搭建起香隅镇农产品与市场的桥梁,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新力量。
昔日雁南飞,今日凤还巢。近年来,东至县香隅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用心引才、精心育才、真心留才”上发力,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于乡村发展的“游子”归乡。
东至香隅休闲农业观光园画面(丁杰摄)
发展“新村干” 带来“新希望”
白墙黛瓦,流水潺潺。沿着宽阔的柏油路走进漕东村,一幢幢美丽庭院与远处青翠高山相映成趣,而这样的美好画卷离不开“70后”书记陈永新。
陈永新,是东至县香隅镇漕东村党总支书记,还是香隅商会监事长;但他最看重的身份,则是村民们的致富“领头雁”。
2018年,在外打拼多年的陈永新回村任职,依靠自己多年的经商资源,结合当地漕东村资源禀赋,引入大户、能人进村,盘活闲置资源,流转土地2000余亩,引导群众发展“米袋子”“菜篮子”“果园子”等农业产业,形成资源开发、资产盘活、产业带动、服务创收等多种集体经济经营模式。在他的带领下,2023年,漕东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已达到170万元。
为破解农村后继乏人问题,香隅镇围绕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实施“头雁工程”,不仅吸引在外创业成功人才返乡创业,还回引了优秀青年担任村“两委”主干,充实基层干部力量。
在白岭村,在外做生意的高先发带着浓厚的家乡情怀回乡,当起了村官。8年时间,通过建强村级班子、盘活闲置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改善村容村貌……把一个鲜为人知的穷山沟,变成了全市冉冉升起的“明星村”。
铜顶村,村民王克有积极响应“引凤还巢”政策,回乡成立安徽千丘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荒山、种白茶,带领村民致富增收,被选为村“两委”成员。
村干部的“有作为”如同火种,点燃了村民们投身村庄建设的热情。
“这两年,我感觉家乡变化非常大。”“既有肉眼可见的人居环境改善,又有精神面貌的提升。”“我对村里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在不久前的香隅镇村级后备干部招聘会上,5名白岭村村民前来报名,不约而同地说起了村里的变化。
为了保障村庄的持续发展和人才储备,近年来,东至县香隅镇持续推进村级后备人才储备计划,通过选优配强、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措施,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选拔培训工作机制,新选拔14名后备干部,储备村(居)级后备干部39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主播盼盼在直播间推介漕东村特色农产品(史世超摄)
培育“新农人” 逐梦“兴农路”
一排排大棚鳞次栉比,一排排葡萄架井然有序,一串串葡萄鲜翠欲滴,空气中弥漫着“阳光玫瑰”特有的玫瑰馨香……在东至县香隅休闲农业观光园内,阳光玫瑰葡萄已进入采摘期,果农们正组织采摘、销售,一派繁忙热闹的丰收景象。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推动乡村振兴,需要为乡村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近年来,东至县香隅镇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工作总体部署,灵活运用“线上+线下”学习载体,通过乡村干部实训基地、业余党校、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等阵地,开设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进农田,多方位开展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培育“土状元”、种植能手等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吸引更多懂农业、懂技术、懂市场、懂治理、懂产业的专业人才投身乡村。
在漕东村包粽子活动现场,一个手拿稳定器、戴眼镜的摄影师来回穿梭,用镜头记录传统文化的传承、传递和谐邻里文化。1996年出生的史世超,是该村发展电商产业、讲好乡土故事的好帮手。
此前,史世超在外地从事旅游业新媒体运营,2022年3月,他辞职回到家乡,每天拿着单反相机到处拍摄,定时开始网络直播,成为村里的“异类”。2022年9月,漕东村注意到这个特立独行的青年,吸纳史世超进入漕东村电子商务公司。在他的镜头里,各村特色产品频频“出圈”,各村特色景点纷纷变身“网红打卡地”。
在金鸡村的高标准农田里,“90后”的胡海,正操作无人机为稻秧施肥,作为返乡“新农人”,胡海不仅熟练掌握了育秧机、无人机、收割机等种田“法宝”,还总能寻到商机,带领村民致富。
如今,在这个青山围抱、绿野平畴、村庄棋布的小镇,一批批“新农人”正不断涌现,他们怀揣梦想,以技术与专业知识为翼,翱翔于希望的田野之上,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创意,助力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的发展,奏响了产业兴旺、百姓宜居、文化繁荣的乡村振兴新乐章。
史世超为村内开展的活动进行现场直播(赵玲玲摄)
引进“新农企”蹚好“振兴路”
村子的发展时刻牵动着在外游子的心。近年来,东至县香隅镇既挖掘储备本乡本土的种养能手和带富能人,也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创业青年、电商能手等返乡创业,对积极创新创业、真正想在农村干出一番大事业的人才,在土地流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保险、产业扶持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师傅,注意轻拿轻放。”在当地香隅村的快递驿站里,王志君正忙着把一件件快递放上货架。在外务工期间,王志君进过工厂、当过建筑工、开过渔具店,在积攒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后,他决心留在村里创业,打通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
“触动我的不只有乡土乡愁,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回乡发展的广阔前景。”王志君的返乡,也解决了村里的就业难题。
从进城淘金,到回村创业,这样的转变正不断在这个小镇里上演。
距离葡萄基地不远处的香隅休闲农业观光园里,刘国兵的蓝莓基地也已初具规模。作为村里“引回来”的年轻人,刘国兵在外务工十余年,却始终惦记着家乡,2021年,刘国兵带着创业资金回到了香隅村,租下了村里的产业大棚,搞起了“数字蓝莓”,探索出了一条数字化高效农业新途径。
而像刘国兵这样的“新农企”,观光园里还有十余家。近些年,香隅镇聚焦产业振兴建设示范带,充分发挥联农带农效应,在示范带沿线发展现代水产养殖、规模化蔬菜种植、水果采摘、农耕体验等农旅融合项目,着力推动绿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多元化,持续优化全镇农产品产业结构。
在合阜村安徽引珍养殖有限公司雏鸡孵化养殖基地里,“智慧养鸡”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亮点。作为该镇乡贤招商项目,自2019年落地香隅镇以来,该公司两次追加投资,目前企业正在谋划三期项目。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我们二次追加投资的重要因素,落户以来,企业得到了镇村两级各方面的扶持,也让我更坚定了信心。”负责人王涛说道。
出台因地制宜的政策、打造农企孵化的创新平台、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近年来,东至县频频打出推动“人才回流”的实招,用心用情迎雁“归巢”,让有志于反哺乡村的能人贤士回归家乡,投身到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
落日归山海,烟火向星辰。如今,一批批毕业生、乡村“能人”等“反哺”乡村,奏响了产业兴旺的铿锵乐章,一幅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赵玲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