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争日,夏争时。淮南市潘集区积极依托育秧中心,利用机械化插秧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了夏种作业效率,加快了夏种进度,截至目前,潘集区基本完成夏种任务,为全年水稻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连日来,位于架河镇王圩村的淮南友凯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派繁忙景象。该合作社投资500多万建成2000平方米的育秧中心用于培育水稻秧苗,包括种植土壤改良、灌溉系统、通风系统等。今年,友凯育秧中心培育3000亩秧苗,在利用插秧机完成本中心秧苗栽插的基础上,积极帮助周边无劳力户插秧,缓解了周边农户的劳动强度,加快了夏种进度。
淮南友凯育秧中心负责人王克理介绍,2023年该育秧中心开始筹建,到2024年4月份正式竣工。今年育秧中心的秧苗可以满足3000亩的大田栽插任务。目前栽插了有1000多亩,争取月底之前全部完工。
潘集区是全省42个粮食主产县区之一,今年水稻栽插任务达36万亩。今年以来,潘集区加快推广机插秧步伐,重点推进水稻机械化,并对插秧机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补贴政策,对开展耕作、插秧、植保、收获等“一条龙”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进行奖励。截至目前,潘集区夏种工作接近尾声,为粮食丰产丰收,实现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
据潘集区农机管理总站副站长朱庆敏介绍,随着育秧中心建成以后,不仅可以满足机械育秧和插秧的需求,同时也解决了大户的仓储,而且解决了农户的代耕代种以及机植保服务。通过项目的实施,全区新增了9家育秧工厂,每家育秧工厂可以满足3000亩的栽插任务。目前,全区拥有插秧机315台,提高夏种效率,确保圆满完成全区机插秧任务。
谭敏 石坚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