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资讯中心 » 政务 »

淮北市杜集区构建青年“引育留用”全链条生态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气腾腾,小吃街上的美食令人垂涎欲滴;白雪茫茫,朔西湖公园水天一色,美景如画……寒假后返校,河北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李想没想到作为杜集区青年文旅推介官,自己在抖音和朋友圈晒出家乡杜集的美食美景会被这么多人关注和点赞。淮北理工学院大学生王雨蝶是宿州人,她每周都要到学校附近的杜集区高岳街道徐暨村,作为兼职团支部副主任,她在这里不仅协助村两委工作,还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实线经验。爱好摄影的她不断打卡这座城市未被发现的美:“希望更多像我一样青年也能来到杜集、爱上杜集、扎根杜集!”

青春杜集,青年与城市在双向奔赴中遇见美好。

组织返乡大学生参观上海电气(淮北)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  摄影:黄天朗

凝聚“青合力”

近年来,杜集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聚力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搭建人才战略版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持续招贤纳士、广聚英才。通过积极参与“我的大学我的城”主题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杜集、热爱杜集、融入杜集,积极汇聚建设和发展的青春力量。

今年春节前夕,杜集区委宣传部策划,共青团杜集区委和杜集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组织了杜集区“青年文旅推荐官”活动,动员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视觉感受和游览体验,推介杜集美食美景和人文历史,展现杜集独特魅力和发展成果。同样是爱好摄影的大学生,李想积极介绍家乡,而王雨蝶则是在推介自己的第二故乡。

2023年8月淮北市第八届段园葡萄采摘节上,一批身着统一服装青年志愿者——“葡小青”吸引了众多目光,形成一道靓丽的文明风景线。在中秋国庆文艺展演、杜集马拉松公开赛等大型赛事活动现场,4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同样成为一道火辣滚烫的青春风景。杜集区通过基层团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驻区高校三方合作,形成“团属青年志愿者—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高校青年志愿者”三方合作的志愿服务模式,引领各领域青年助力基层治理,织密青年服务网络。杜集区择优选拔38名在淮大学生兼任基层团组织副书记,积极参与文明创建、环境整治等村级事务,打通青年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淮北理工学院教育学院的大学生黄子苡同王雨蝶一样,也是村兼职团支部副书记,每周都会到村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2月,杜集区召开返乡大学生座谈会,组织优秀青年看家乡,引导青年学子扎根杜集,这种活动已持续多年。2021年起,杜集区建立杜集籍青年学子联盟,为他们实践岗位,组织参加“青耀杜集  扬帆起航”返乡大学生社会实践。2023年8月,又组织开展“新青年 新作为 新杜集”杜集青年人才区情乡情调研大赛,让青年大学生通过“走读杜集”增强回归家乡建设家乡的使命感。

激发“青动能”

杜集区积极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平台,依托辖区的直播基地、电商产业园等建立青年众创空间和大学生青年创业基地,为创业青年提供场地、技术、政策等全方位服务,全力激发“青动能”。

建立多类型大学生助企服务见习岗,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实习。仅2023年8月,团区委就依托直播基地·青年之家创设“青翼创”项目,为辖区青年开展电商公益培训和创业指导6期。强化高校毕业生等人才来杜集就业创业、就业见习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返乡大学生陈天理创建农场,相关部门很快帮他成功申报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并获5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为深化青年人才培养和创新人才引进模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新动力,2023年杜集区先后在高岳街道双楼村、朔里镇段庄村、石台镇梧桐村挂牌杜集大学生实践基地,为青年学子创新创业提供支持,举办青年理论宣讲、技能培训、就业招聘等活动。开展“青创会客厅”暨“引航导师”创业分享会、“人才淮北行”--杜集区“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为青年学子提供就业创业帮扶。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3年8月,杜集区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宿州市萧县签订联盟协议,开展“两省三地青年人才交流活动”。

拓宽“服务面”

日前,皖西学院的毕业生关凯旋顺利入住杜集青年人才公寓,他不禁感慨道:“从外地到杜集,拎包入住公寓,杜集的人才服务真周到!”

安居才好乐业。杜集区积极构建“购房补贴+生活补贴+青年公寓免费入住”多层次青年人才安居政策保障体系,让青年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杜集区建立青年人才公寓,干净舒适的房间内,家电、卫浴、无线网络等一应俱全,还能享受24小时“保姆式”服务。青年发展既需要“硬实力”的保障,也需要“软实力”的支持。杜集区积极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在主城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中融入“青年味”,加大运动健身场所、网红打卡点、城市书房、村史馆等青年空间建设力度,努力让城市更具年轻态、活力范、时尚感。目前,全共已建成青年会客厅、城市书房、青年驿站等青年友好空间10余个。坚持从青年视角出发,不断满足青年对城市高品质公共空间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双重需求,通过打造朔西湖生态公园、梧桐皖北川藏线、百莲百合公园、南山汉文化博物馆等畅通水脉、传承文脉、带动人脉,各类网红打卡地、吾悦城市商圈、特色小吃潮玩一条街等吃喝玩乐购业态,满足青年对美好生活的更多期待。

致力于优化青年“引育留用”全链条生态,持续升级青年“吃住创享”全周期服务,杜集区正全力打造集聚青年的热土、成就青年的沃土,为广大青年提供更多更实的“杜集机会”,杜集与青年在双向奔赴中同频共振!

冯冬梅  陈博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