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资讯中心 » 政务 »

第四届“见君论坛”暨2024安徽复旦大学校友会年会圆满举办

正是新年好光景,复旦校友又“见君”。

2024年1月6日下午,以“校友经济拥抱‘合肥模式’”为主题的第四届“见君论坛”暨2024安徽复旦大学校友会年会,在安徽合肥圆满举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云峰,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培,合肥光电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冉教授,安徽复旦大学校友会会长任红云等出席活动并致辞。复旦大学外联处副处长、复旦大学校友总会副秘书长章晓野,复旦大学科技园总经理荆勇,复旦科创母基金投资总监余龙军,合肥市科技局局长范进,合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程亚松,合肥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吕长富,科大硅谷服务平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登明,以及数百位来自省内外的复旦校友及家属参加活动。

致辞:复旦校友助力“创新安徽”建设

安徽复旦大学校友会会长任红云在致辞中表示,“见君论坛”已经开展了四届,此次主题定为“校友经济拥抱‘合肥模式’”,是希望汇聚政府、高校、投资机构、企业等各方代表,就“科创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等话题进行充分讨论、交流,从而汇聚校友力量、整合创新资源,为合肥“科创名城”和“创新安徽”建设贡献校友力量。她说,1988年就在合肥正式成立的安徽复旦大学校友会,是复旦大学与合肥乃至安徽交流、沟通的桥梁,也是复旦师生在安徽的“家”。校友会将继续团结广大在皖校友,继承和弘扬复旦精神,服务母校和地方发展。

“见君,见君子,见校友。每年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于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在复旦大学度过了本硕博的学习时光。致辞中,包信和深情回忆了在复旦求学的经历,也讲述了2017年担任中国科大校长后的感受。他说,合肥乃至安徽都非常尊重科技、重视创新,营造了一片创新发展的沃土。包信和校长以科大硅谷发展为例,展示了高校校友对地方新兴产业发展的贡献。他也由衷希望安徽复旦大学校友会能发挥桥梁作用,吸引更多校友前来安徽创新创业。

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云峰致辞表示,复旦大学正在加快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顶尖大学,创造了一批领先世界的科研成果,涌现出众多学界精英、行业翘楚和治国栋梁。而合肥也是全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正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他希望更多复旦校友来到合肥,在合肥逐梦创新、成就事业。同时也希望复旦大学与合肥市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深化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说,长期以来,安徽校友践行复旦精神,为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母校争得荣光,也在招生就业等方面为母校建设和发展做出很大贡献。随后,他从综合实力、人才培养、科研水平、高水平医科建设、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校园文化等六个方面,介绍了复旦大学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目标迈进的最新发展成果。他也带来了以相辉堂草坪为中心的“复旦源”区域规划建设的好消息,希望校友们届时回校一起体验。

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培对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并表示将在金融层面对复旦校友在皖创新创业予以大力支持。他说,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一直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宗旨,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良性互动,满足科技企业发展中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合肥光电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冉教授也分享了在复旦求学、工作的故事,并介绍了一年来在合肥开展成果转化的实践和心得。2023年4月,由沈学础院士、迟力峰院士领衔组建的合肥光电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在“科大硅谷”核心区正式启动,打造“产业创新型”新型研发机构,不仅将攻坚光电半导体产业“卡脖子”技术问题,还将培育孵化引进一系列科技型企业。“合肥创新环境非常好,给予我们很大支持。”

论坛:让“校友经济”拥抱“合肥模式”

活动中,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合肥兴泰金融与创新研究院院长徐蕾做了主题分享《当“校友经济”拥抱“合肥模式”》,展示了科创金融如何与更前沿的科技创新、更高能级的战新产业、更精准高效的科技服务“拥抱”,从而为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集聚地建设赋能。

在专题分享环节,科大硅谷服务平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登明介绍了“科大硅谷”建设最新进展,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科技金融专班负责人王鑫介绍了《交通银行科技金融产品与政策》,申万宏源证券投行部高级副总裁张兴忠介绍了北交所上市政策。期间,众多校友也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论坛环节之后,全体校友进行了合影,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开启了精彩的“红毯走秀”,现场介绍个人情况,展现校友风采,加深相互了解。而在活动最后的晚宴中,年轻校友与学长学姐们一同举杯,分享母校故事,畅叙校友情谊,度过了难忘的“复旦之夜”。

校省合作:文理医各领域合作硕果累累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复旦大学与安徽的交流合作愈加密切。安徽省自2017年开始在复旦大学开展定向选调生招录,截至2023年,已有57名复旦学子入选。2018年6月,安徽省作为首批六个省(区、市)之一,与复旦大学建立了省校实习实践基地,另有蚌埠、马鞍山、合肥、池州四个子基地。2023年6月,复旦大学与合肥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实习实践基地。

近年来,复旦大学响应国家部署,与安徽省重点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复旦儿科安徽医院总院已于2023年6月成功开诊;由附属妇产科医院、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对接的另外两家区域医疗中心正在积极筹建中。同时,多家附属医院与安徽省内重点医院已建立广泛合作。

同时,复旦也发挥基础科研优势,与安徽各地加强科技创新的合作,共建了“复旦—金张功能膜联合实验室”“复旦—黄山高新区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等校企联合实验室,以及阜阳复旦电子信息联合创新研究中心等。统计显示,2015年以来,复旦大学与安徽省理科横向合作项目近70项,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光源照明、高性能电池、数据科学等领域。

2023年以来,安徽省与复旦大学又围绕精准医学创新中心、集成电路平台等领域,开始推进新一轮合作磋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