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0月,合肥高新区有126家企业累计完成产值344.06亿元,同比增长16.07%;累计完成税收13.29亿元,同比增长64.3%;累计固投12.8亿元,同比增长12%......在亮眼的增长数据背后,是高新区督促企业履约的工作成绩斐然。
“十四五”是合肥高新区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但近年来,受国际竞争环境、产业发展政策、市场变化等影响,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和不确定性,发展缓慢,占有土地和房产资源,未发挥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招商合同长期履约不达标、甚至不履约,给高新区发展带来了较大不利影响。
为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履约率和履约质量,充分发挥招商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合肥高新区先行先试,自2022年开始,开展企业履约年专项行动。根据招商引资协议、土地出让合同等约定,高新区梳理招商项目约束指标完成情况,督促未完成指标的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履约,现已初步建立了政策先行、帮扶为主、提质增效、部门联动的企业履约监管制度和工作机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俯瞰合肥高新区)
“抓履约、促发展”,部门联动促企履约
2022年5月,合肥高新区督促企业履约专项工作办公室(简称履约办)正式成立。履约办负责牵头开展督促企业履约工作,协调各招商部门及属地推进履约工作。同时制定《合肥高新区2023年企业履约工作方案》《合肥高新区企业履约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先后召开履约调度会11次,确定了162家包联企业。
按照相关工作要求,高新区各单位、各部门形成了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各部门围绕单位面积产出的提升,实施针对性的有效帮扶,并按时间进度对标对表进行调度,督促履约企业增产增效,推动履约企业转型升级。一年来,全区上下“抓履约、促发展”意识普遍增强,氛围明显浓厚。包联单位从要我干到我要干,有效地推动解决了遗留多年的履约难题。
据统计,目前高新区已实现累计销号企业47家,移交闲置低效企业23家,重新签订履约协议17家,落实重点履约项目责任9家。
科学分类,多措并举助企提质增效
督促企业履约工作并非简单的“一视同仁”,而是不断通过实地工作调研,梳理企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和未履约原因,查找工作漏洞和短板,“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发展问题,推动提质增效。
高新区履约办相关负责人称,“根据企业履约完成情况,对发展势头较好,发展意愿强烈,亩均税收、产值、投资完成约定80%以上的企业,我们会列入支持培育类,开展持续帮扶,在政策申报、企业上市、要素配置方面给予支持。”
“如果企业自身有一定条件但发展迟缓的,我们会加强履约管理,纳入督促履约类,由责任部门与企业重新签订协议,约定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通过增加投入、嫁接资源等方式完成新协议约定指标。”
此外,对因市场环境变化及经营失误,转型无望的企业,高新区也会纳入闲置低效企业处置,并盘活低效用地。一年来,分别追回了A企业3800万、B企业1600万政策资金;收回了63亩土地;通过对C企业10亩土地的履约督促,成功嫁接新项目落地,并带动另一企业土地的盘活。
据了解,今年以来,高新区履约办及各包联单位共计走访企业千余次。本着为企业多做服务、促履约的理念,助力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企业对接高新担保,帮助企业解决新业务拓展过程中资金发展需求;为企业对接人事相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多层次用工需求;为企业对接行业内相关企业,帮助企业实现与同行之间的合作发展。
(合肥高新区中安创谷)
提前谋划,履约监管融入企业全生命周期
不断提升履约工作效率,不能单单局限于事后的监督与跟进,提前谋划,全流程监测管理,更有助于企业履约效率的提高。高新区履约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将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合同履约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将合同履约嵌入招商签订、项目拿地、开工建设、建成投产、生产纳税等多个环节。
合肥高新区将对招商企业开展事前信用评估,对企业信用状况以及招商合同的产值、税收、创新等关键性指标进行评估,制定指标并录入平台;开展事中监测服务,加大对履约企业的审批、建设、技术、人才、融资等方面监测力度,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将违约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还将持续加强事后监管服务,根据企业履约评价结果,采取对应措施帮扶企业、处置低效用地,提升亩均效益。
2024年,高新区履约办将继续围绕区党工委、管委会重点关注的履约项目,细谋划、出实招,“一企一策”帮扶企业,完善闭环管理工作推进机制,不断提高重点企业履约率和履约质量,引导企业提质增效,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为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
(武华松 刘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