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6日,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考察组一行5人在省教育厅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处副处长李敏带领下,对淮南市创建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六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评估验收,并于17日上午召开集中考察评估反馈会。来自全市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语言文字工作负责人、六所创建学校(幼儿园)主要领导,以及明年拟创建学校负责人,近40人参加了会议。
省级考察专家组对淮南市六所创建学校(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涉及四个县区,二所幼儿园、四所学校。专家组通过听取学校一把手汇报,查看语言文字工作相关资料,召开教师、学生(家长)座谈会12场,问卷调查140余人,考察学校(幼儿园)校园语言文字环境创设和随堂听课,观看6场语言文字特色展演。专家组一致认为六所创建学校(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机构、机制、制度健全,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了培养目标,真正做到了“三纳入一渗透”。把使用普通话的水平和批改作业的规范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能力列入了教师聘任、晋级、评优的基本条件。把普通话真正做为了教学语言和校园用语。教师和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综合素质、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参评学校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和规范汉字书写比赛,邀请电视台播音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知名书法家到校给教师们进行语言文字业务培训等活动,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学习和提升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平台;以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契机,走上街头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安徽省实施办法,开展纠正社会错别字活动,结对帮扶语言文字水平较弱的学校(幼儿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发挥了学校在语言文字工作中的基础和辐射作用;学校组织教师积极撰写语言文字方面的相关论文、开展课题研究。这些举措对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科学引导,提升语言文字工作的质量和效益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考察组领队李敏对淮南市六所创建学校取得的成绩予以了肯定。他指出,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工作,已经纳入省政府行政权力,要把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要践行“如盐化水”,有“盐的味道”,摒弃“油浮于面”,华而不实。真正做到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学校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在社会上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和积极影响。
目前,淮南市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已经列入了淮南市省级以下创建示范活动目录,在全市共同努力下,推动淮南市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更上一层楼,切实发挥其在四大领域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