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春风微拂,水面荡起层层涟漪,如梦如幻,游客们流连忘返。走进淮北市绿金湖,登上圆梦岛,徜徉在玫瑰广场、漫步在圆梦台前,发现不少市民纷纷拿出相机,在“淮北大相框”前驻足留影。
绿金湖又名中湖,坐落于淮北市相山区东部,是淮北市区最大的湖泊,也是全国地级市中最大的人工内湖,湖区北至人民路,东邻龙岱河,南到沱河路,西沿龙山路。
绿金湖源于淮北矿业集团朱庄煤矿、杨庄煤矿采煤所形成的采空区,是地下水上升、聚集降雨和汇集地表水形成的人工塌陷湖泊。从20世纪80年代受地面沉降影响,淮北市相山区对辖区内11个社区居民集中搬迁安置,经多年综合治理后,形成水域面积1.16万亩,总蓄水库容达3680万立方米。
漫步在美丽的绿金湖,不禁回忆起昔日的矿区。长期大规模的地下开采形成采空区,随着煤层的顶板失去支撑,岩层随之发生弯曲、断裂、垮塌,产生倾斜变形和水平移动。地表水与地下水、矿坑水发生直接联系,造成径流渗透和减少,塌陷坑的积水变成死水,加上生活废水注入,水质恶化。同时,矿井排出的废气及煤矸石风化释放的一氧化硫、一氧化碳,致使大气受到污染。导致污水横流,耕地沉陷,田园荒芜,杂草丛生,道路断裂,桥梁坍塌。生态的失衡,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制约和影响着城市的发展。
昔日塌陷区杂草丛生、臭气熏天。如今她青春靓丽、妩媚多姿,如同一块熠熠生辉的宝镜,镶嵌在皖北大地上。然而谁又能知道这背后蕴藏着多少包括国家和省市,及相山区历届治水人的付出与艰辛呢?
2016年经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批准,淮北市启动绿金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建设,绿金湖综合治理采用PPP融资模式,对采煤沉陷区实施超前式治理,被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部委列为国家第三批PPP示范工程。
近年来,相山区始终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城乡建设发展的行动指南。特别重视采煤塌陷湖泊修建工作,并为之超前谋划,高标准建设,并强化系统观念,推动综合治理;突出多规合一,推动科学治理等,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从而推动产业振兴。使昔日不堪回首的采煤塌陷区从煤城变美城。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的现代化美好淮北,提供优美水环境支撑。
相山区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智慧管理,先后投重金对该湖实施系统治理。仅是在建设智慧河长平台在线监测系统方面就投资了400余万。分别在7条河流和湖泊区域布设雨情、水位、水质监测点16个,对全区河流湖泊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为水生态环境监测和防汛抗旱提供相关基础数据,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目前,绿金湖已经完成了管理范围划定和岸线保护利用规划,组织编制了《绿金湖“一湖一策”实施方案》,建立了相山区智慧河长平台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有 3 处监测站点。此外相山区全面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湖长体系,分级设立湖长,实现了全覆盖。
同时,相山区还按要求设置有湖长制公示牌,相山区河长办根据要求对公示牌信息进行更新,及时调整湖长名录,相应更新公示牌,并按照安徽省水利厅《关于做好 12314 平台宣传推广工作的通知》,设置水利部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和监督举报电话 12314 等内容。另外还在绿金湖沿岸,每隔 100~200 米处就设置一个岸线管护桩,约布设 131 个管护桩。岸线设有河长制公示牌和保护范围公示牌,约布设公示牌 53个,小型警示牌 102 个,沿岸雨排口 18 个,布设特色灯具约 100 多处等等。
绿金湖经过治理后,因采煤下沉塌陷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得到修复,脏乱黑臭的采煤沉陷地已变成了水清岸绿天蓝的城市中央公园,提高了区域生物多样性。治理后形成的连片湖面达1.16万亩,成为大面积连片生态水域,建成圆梦岛、连心岛、绿金岛(鸟岛)、一树岛等5个生态岛屿,为100余种动物和近百种植物提供了栖息地,成为皖北地区重要的候鸟中转站,每年有白天鹅、白鹭等多种野生鸟类在绿金湖区域补给、栖息。植树种草面积达上万亩,成为名符其实的淮北绿肺,对区域小气候改善起到一定作用。并形成了多个精品旅游线路和区域旅游品牌,促进了生态产品的价值显化,实现了“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多种产业形态共同发展,带动了产业振兴。
如今的绿金湖,用心修复的每一寸土壤、巧妙搭配的花草树木、认真装点的人行步道,每一处景观细节都完美地将水、林、湖融为一体,极大地提升了游客与自然的亲近感。在淮北人心目中,绿金湖是一首美好的诗歌,一幅瑰丽的画卷,一坛醇香的佳酿。春日里的人们徜徉在湖畔,享受着绿金诗意与灵韵。
邹晨光 大皖新闻记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