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合肥市琥珀中学七一中队红星闪耀小队的队员们利用假日时光,开展了以“牛仔拼筑未来景,绿韵合肥地标新”为主题的拼布艺术实践体验活动。队员们以废旧牛仔衣物为创作媒材,变废为宝,将未来智能城市的交通、居住、生活等场景与合肥地标性建筑、风景巧妙融合,勒出2035未来合肥的美好模样,不仅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更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
活动初期,队员们就积极行动起来,广泛搜集各种废旧牛仔衣物等。这些原本可能被丢弃的牛仔布料,在队员们眼中成了创作的宝贝。队员们表示,用废旧牛仔衣物进行创作,既节能又环保,能让大家在实践中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
活动伊始,队员们聆听了拼布工作室指导老师关于拼布基础知识培训后,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畅谈对2035年合肥的畅想,从未来的交通出行到居住环境,再到日常生活,各种新奇的想法层出不穷。朱泽凯说:“我希望2035年的合肥,飞行汽车能在天空中有序飞行,我们出行再也不会堵车。”徐泽楷说:“我想象中的智能房屋,能根据室外温度自动调节室内温度,还能自动清洁,太方便了。”
进入实践环节,队员们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他们有的打样、裁剪,有的拼贴、缝制。在未来交通场景的创作中,一组队员将飞行汽车与合肥大剧院相结合。他用深蓝色的牛仔布剪出飞行汽车的造型,车身上还精心缝制了一些白色的小布块作为车窗,显得格外逼真。再用浅蓝色牛仔布料勾勒出合肥大剧院独特的轮廓,两者搭配在一起,仿佛飞行汽车正从合肥大剧院上空缓缓飞过,展现出未来交通的畅通与高效。
在居住环境的呈现上,队员们更是别出心裁。有队员以智能房屋和环保社区为核心,将其与包公祠相结合。他用棕色的牛仔布制作出智能房屋的墙体,屋顶采用太阳能板的造型,用银色的布料拼接而成,象征着环保节能。房屋周围用绿色的牛仔布料缝制出大片的草坪和树木,展现出环保社区的理念。不远处,用黑色的牛仔布拼出包公祠的屋顶,蓝色布料制作墙体,让智能房屋与包公祠交相辉映,体现出历史与未来的碰撞。
生活方式的展现同样精彩。队员们将机器人服务、智能生活设施等元素融入淮河路步行街的场景中。他们用各色的牛仔布料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机器人,有的机器人在为行人指引方向,有的在打扫街道。步行街上的商铺也都配备了智能生活设施,用闪亮的布料制作出智能橱窗,展现出未来生活的便捷与智能。队员们还用小布块拼出步行街的标志性建筑,让整个画面充满生活气息。
此外,队员们还将逍遥津公园、合肥科技馆等合肥知名景点和建筑融入到拼布作品中。在逍遥津公园的场景里,有智能游船在湖面上行驶,岸边有智能座椅供游客休息;合肥科技馆的周围,飞行汽车有序停放,展现出科技与自然、文化的和谐共生。
此次活动对于中学生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通过搜集废旧牛仔衣物,队员们树立了环保意识,懂得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拼布创作过程中,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同时,将未来城市场景与合肥地标相结合,让队员们更加了解家乡,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归属感。队员们在合作创作中,学会了沟通与协作,团队意识也得到了提升。
合肥市琥珀中学一直高度重视红领巾假日实践活动,认为这类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到各类有益的活动中去。此次拼布艺术实践体验活动,便是学校精心策划的红领巾假日实践活动之一。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同学们的精心创作,一幅幅精美的拼布作品呈现在大家眼前。这些作品不仅构思巧妙,层次丰富,更生动地展现了队员们对2035年合肥的美好畅想。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收获满满,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更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此次“畅想2035‘布艺’样的城市”拼布艺术实践体验活动,让合肥市琥珀中学七一中队红星闪耀小队的队员们以独特的方式展望了未来合肥的发展。相信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将不断成长,未来也能为合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合肥这座城市也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袁金龙)
(来源:日照新闻网)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