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柳编传人,把握柳编发展新高地——合工大社会实践团队采访柳编非遗传承人专题报道

2025年7月,合工大机械工程学院“柳承精神谱系,编铸时代匠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阜南县,与银柳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维银先生深入交流,通过人物专访的方式,了解未来柳编发展方向,把握柳编发展新高地。

图为团队在对刘维银先生进行人物专访

作为阜南县柳编企业的重要代表,刘维银先生向我们深入介绍了柳编行业目前的发展情况。实践团队在专访中了解到,在 20 世纪 80 年代,柳编是黄岗镇许多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边框打柳,养家糊口” 这句当地广为流传的俗语,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下,刘维银先生敢为人先,创办了银柳工艺品有限公司,带领乡亲们走上了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图为团队在银柳工艺品有限公司前合影

2025年7月9日,合肥工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金源柳木工艺品有限公司,对黄岗柳编省级非遗传承人孙传贵先生进行了人物专访,在此次专访中对柳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孙传贵先生初中毕业就投身柳编行业,借助广交会的契机积极带领柳编产品出海创汇,成为当地有名的企业家,也让中国传统技艺走向世界舞台,成为中国非遗文化出海一张闪亮的名片。

图为孙传贵先生谈柳编的传承与创新

在专访中孙传贵先生提及,目前柳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困难。当前柳编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年纪偏大,年轻从业者相对较少,缺乏年轻血液的注入让行业的发展更难跟上时代的浪潮。同时,在贸易战的冲击下,柳编的出海也面临着更大的阻力,行业的发展呼吁更多的创新,呼吁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柳编这项古老的行业里,让柳编焕发第二春。

图为团队在金源柳木工艺品有限公司前合影

通过此次对两位柳编传承人的专访,合肥工业大学学子以更加深入了解了柳编的现状和要解决的问题,也从两位传承人身上学到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精神。我们也将在实践中读懂乡土中国,以自身所学助力柳编发展,让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作者:王玉坤 王争艳 摄影:舒实 朱坤宇)

(来源:日照新闻网)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