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童智,“渔”探民情: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铜陵赋能渔光互补,共绘“双碳”新篇

2025年7月8日至10日,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光渔共融”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铜陵市西联镇东湖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与调研活动。

熠光织鳞·进社区:童心共探新能源

7月8日,实践团队走进铜陵市义安区西联镇东湖村委会,面向当地儿童开展了一场渔光互补项目与新能源的科普活动。实践团队精心准备了图文并茂的PPT、妙趣横生的动画短片、简易操作的现场实验。孩子们积极与团队成员互动,踊跃参与快问快答,并在团队成员地耐心指导下自己动手制作太阳能小车。此次活动不仅普及了绿色能源知识,而且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科技创新与乡村发展的紧密联系,为当地孩童关注清洁能源发展系上了第一颗扣子。

熠光织鳞·访渔户:渔心共寻发展路

为深入探究“双碳”背景下渔光互补项目对传统渔业模式的变革与影响,实践团队于7月10日在西联镇东湖村对当地渔民展开了走访调研。很多渔民认同项目对于“双碳”减排的绿色价值,同时肯定其经济价值,获取补助也节省了成本,同时也响应了国家号召。渔光互补项目在渔业增收和低碳发展上取得显著成就,为乡村渔业发展绿色转型提供了生动样本。

熠光织鳞·近乡邻:民意共筑振兴路

同时,实践团队也将调研视角扩展至当地普通农户。当地农户普遍响应国家号召,支持渔光互补项目落地。居民纷纷认同其对当地带来的生态效益,同时也对政府企业及时进行的补助和赔偿表示满意。居民的赞同展示了渔光互补项目的生态效益优越性以及该项目负责政府及企业的责任与担当。该项目为“双碳”政策落地与乡村振兴注入了发展动能,书写了“光渔共融”的生动篇章。

科普课堂点亮童心奇思,乡村走访聆听民生脉动,“光”与“渔”的交织共振,正是“双碳”愿景照进乡土的生动注脚。本次三下乡实践不仅展示了青春脚步对“双碳”目标及乡村振兴的叩问探索,而且呈现了政府企业以实干解码责任,以担当反哺民生的美好乡土画面。未来,团队将持续聚焦渔光互补新篇,让光伏板下的生态智慧与乡村振兴同频,让时代感召下的青春智慧与能源发展共振,在“光渔共融”的探索里,续写更多属于青年、属于乡土的绿色答卷。

(唐军洋)

(来源:日照新闻网)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