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三下乡:筑梦蒙城润新蕊 红心向党育春苗

近日,为响应国家美育政策,安徽师范大学赴亳州市蒙城县双涧中心小学(北区)团队将红色精神与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艺术支教活动,为孩子们推开了一扇艺术的窗。

双涧中心小学美育基础薄弱,艺术教育资源匮乏,因此支教团队开设了合唱、朗诵、美术等一系列艺术课程,及党史与法治教育重点课程。将美育和红色文化教育落到实处,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

“我一直 想为月光下的中国 写一首诗”,抑扬顿挫的读书声在朗诵课上响起。学生们模仿着石老师的语调,声情并茂地朗诵《月光下的中国》。石老师创造性的将钢琴旋律与朗诵技巧联系起来,音的高低与语调的平仄相对应,使枯燥的理 论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

石老师在传授朗诵技巧的同时,细致讲解了诗意,以及这首诗歌的创作动机—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育学生们要努力成长为栋梁之才,报效祖国。

合唱课上,董老师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有同学在游戏环节中发生小矛盾,董老师耐心教导他们要互相谦让,团结友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为准则,让同学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新的理解,收获满满。

  图为董老师指挥孩子们合唱 余越供图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邱老师在绘画课上带领同学们绘制爱国主题手抄报。在认真聆听邱老师讲解完绘画技巧与文字主题后,同学们开始自由创作。一支支画笔在纸上渲染出缤纷色彩,字迹稚嫩却工整,诉说了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表达了对祖国对党的热爱,这不仅是一节绘画课,更是一节爱国主义教育课。

  图为学生创作的爱国主义手抄报 余越供图

课间休息时间,同学们都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朗诵课与绘画课学到的新知识。学生们好学上进的模样,老师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为同学们准备了清凉解暑的西瓜作为奖励。孩子们边吃边叽叽喳喳围在老师身边说话,欢声笑语的一幕十分动人。有同学悄悄的给老师送来一张字条:“老师,以后我也想成为您这样的人,谢谢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挚心意令老师们感动不已。

  图为孩子们在分享西瓜 余越供图

校园霸凌、预防溺水、网络诈骗、保护隐私等安全问题历来是学校尤其是乡村地区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支教团队李老师特意为学生们上了一节安全教育课,与同学们坐在一起讨论安全问题。李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保护好自己”、“如何预防溺水”、“如何处理同学关系”等问题一一细致解答,反复叮嘱学生们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要及时向师长求助,同学们纷纷表示会牢记李老师的叮嘱,保护好自己。课堂氛围融洽活泼。

侯老师的党课上的精彩纷呈。课堂上,侯老师利用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用接地气的皖北方言为同学们讲述红色革命故事,宣扬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侯老师向学生们强调,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应当坚定不移跟党走,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筑牢道德根基,牢记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斗。

侯老师用生动实例和灵活的比喻将法治理念也讲解的清晰透彻。简单易懂的描述打破了法治理念与学生们的“距离”,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提问探讨环节,学生们踊跃举手发言,侯老师悉心听取、答疑解惑。讨论环节后,同学们高唱《走进新时代》,在优美的旋律中结束了本次党课。

  图为党课上学生们认真听讲 余越供图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支教之“教”,不仅在教授知识,更在于“教人为人”。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领学生学习红色革命文化,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成长为合格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是每一位支教老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来源:中华网)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