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豆”撬动大产业 第26届中国马铃薯大会启幕

5月19日,随着与会嘉宾推动启动杆,第二十六届中国马铃薯大会在重庆市巫溪县正式拉开帷幕。这也是时隔12年后,全国马铃薯产业盛会再次花落巫溪。

                                        第二十六届中国马铃薯大会开幕。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燊 摄

作为国内顶尖的马铃薯行业品牌会议,中国马铃薯大会是经农业农村部批准,由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行业盛会。本次大会邀请了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高校、龙头企业及行业主管部门8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之策。嘉宾里包括院士团队、龙头企业、新农人代表等,堪称中国马铃薯产业的“智慧大脑”聚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会长金黎平在开幕式上表示,中国马铃薯大会发起于1996年,近30年间已成功举办了25届,服务并见证了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将继续发挥科技工作者团体的智库功能和中国马铃薯大会的品牌会议效应,为助推马铃薯优势产区特色发展搭建平台,持续助力中国马铃薯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会长金黎平致辞。李燊 摄

本次大会以“马铃薯产业与乡村振兴”为主题,将集中展示中国马铃薯产业的最新成果,探讨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同时向世界推介“巫溪洋芋”这张金名片。

作为两届全国马铃薯大会的举办地——巫溪县地处渝陕鄂三省市交界处,平均海拔800米以上,昼夜温差大、土壤富硒,孕育出“巫溪洋芋”这一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产品,先后被评为国家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标准化示范区、中国绿色生态马铃薯之乡、国家第一批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

巫溪的特色农产品“巫溪洋芋”口感香滑软糯,淀粉含量适中,富含多种氨基酸和膳食纤维,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巫溪持续推进“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建设,形成了覆盖试管苗、原种繁育、标准化种植、加工流通的完整产业链。

通过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与农文旅融合,马铃薯已成为巫溪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中共巫溪县委书记李卫东致辞。 李燊 摄

中共巫溪县委书记李卫东在开幕式上介绍,巫溪现已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10万亩,常年播种面积35万亩、年产鲜薯50万吨。巫溪坚持“链式思维”,提升产品附加值50%以上,综合产值达9.4亿元。

同时,本次大会创新采用“产业峰会+文旅商贸”双轮驱动模式,规划了学术论坛、特色活动、展销体验三大板块,呈现顶尖智库汇聚、全产业链展销、文旅深度融合、云端科技赋能四大亮点,打造一个贯穿产学研销的“立体”产业盛会。

                                                 巫溪县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李燊 摄

在开幕式上,举行了巫溪县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这些项目覆盖了马铃薯、老鹰茶等当地特色产业在种业创新、精深加工、商贸物流等领域的重点建设内容,标志着巫溪马铃薯产业将向高附加值环节纵深衍生和突破。

开幕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金黎平、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韩利剑等专家通过现场或视频形式发表主题报告,聚焦马铃薯智慧农业、区域发展趋势、政策支持方向等内容,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把脉定向。

据悉,在总计三天会期里,与会嘉宾还将走进文峰镇和尖山镇,实地了解巫溪在农业科技应用、产业链构建、农旅融合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大会同期设有7场专题研讨会,围绕马铃薯遗传育种、栽培与植保、智慧农业、种薯繁育与采后处理等分支领域展开深入讨论,探索南方山区马铃薯的市场定位与发展潜力。

与此同时,巫溪还将陆续举办全球马铃薯全产业链展销会,马铃薯“食神争霸赛”、选拔推广马铃薯文化的青年使者等10余项特色活动,还同步搭建“云上马铃薯大会”平台,实现开幕式及重点论坛全球直播,VR实景展示智慧种植基地,线上展销365天常态化运营,让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也能共享盛会。

(来源:东方网)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