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表、做台账、录系统……以前,我们各岗位在做好优质服务‘台前’工作之余,还需花费大量精力完成‘幕后’工作。现在,我们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更专注于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了,这才是真正的减负增效啊。”国家能源集团安徽合肥电厂党建工作部主任王化感慨道。
这番话折射出合肥电厂深化基层减负改革的显著成效。聚焦突出问题标本兼治、多管齐下,以“减负增效”为目标,深入推进基层减负行动,打出精简文件会议、业务流程优化、无纸化办公等一系列为基层减负的“组合拳”,全面激活发展活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精文减会,向“文山会海”亮剑出招
“孙工,明天下午的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会材料,您准备成PPT电子版现场汇报即可,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4月15日,该厂计划经营部孙湛接到综合管理部张超的通知。这是该厂推行“会议革命”的日常缩影。“我们要把干部职工从会议室里解放出来,让更多精力回归生产现场!”在该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上,党委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该厂按照“确有必要、注重实效”的原则,从严控制文件简报数量,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和简报一律不发;进一步规范文件管理,针对企业内部一般性工作通知一律不发正式公文,简化为在内网的通知公告栏发布。强化“少开会、开短会”的导向,严格控制各类会议活动,公司级会议能减少的坚决减少,可合并的坚决合并,将每周四定为企业内部“无会日”,除上级单位组织召开的会议外,原则上不安排会议,促进干部职工进一步关注生产现场、解决现场工作中的问题;加强会议审批和计划管理,所有公司级会议均统一提前报送综合管理部进行审批和发布。
“现在参加公司层面的会议,明显感觉议程紧凑了。”该厂电气二次班班长苏红伟在参加完优化后的生产协调会后说道,“这次开会,分管领导要求生产各专业汇报时间控制在8分钟内,不到一个半小时就完成了全部议程。”这种转变源于该厂推行的“精简会议”工作要求,各部门严格执行“会前准备、会中讨论、会后落实”三段式结构,大大缩短会议时间。
流程再造,以“刀刃向内”疏通堵点
“雅倩,公司的培训申请表线上申请模块审批流程不太完善,麻烦帮我们优化一下,审批流程这一步应该流转到……”该厂组织人事部张利颖正在向综合管理部韦雅倩寻求帮助。通过归口部门专项推进和业务部门主动优化相结合的方式,深挖业务流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要求和环节,切实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效能。
该厂采取“双轮驱动”策略推进流程优化。一方面由信息归口管理部门通过程序审查、内控诊断、访谈交流和合理化建议等途径常态化开展业务流程绩效评价,有针对性地选取涉及面广、影响大的重要业务流程,从缩减流程步骤、规范业务开展、提高程序执行有效性、提升工作效率等角度进行专项优化,形成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并推动落实。另一方面将业务流程优化纳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强化正向激励作用,积极引导各业务部门和一线职工立足本职工作,主动推进相关领域核心业务的流程优化。
“以前办理物资领用要跑3个部门签5次字,现在用ERP系统提交领料申请,10分钟内就能审批完成。”在办公室内,该厂汽机班技术员谷延金边填写领料申请边向青年职工叶顺宏介绍。这种改变得益于不断完善的物资领用线上审批系统,通过将审批权限与库存数据联动,实现100%常规物资领用的自动审批,使基层班组每月节省大量时间投入安全生产工作。
无纸办公,用“数字转型”提速增效
“汪主管,用车申请单审批流程流转到你那里了,请加急帮我批一下……”该厂会同系统开发单位不断优化OA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明确工作流程时限、流程固化等方式倒逼职工规范工作程序,实现办公的规范、精简、高效。同时,全面发挥OA办公自动化系统效能,实现议案提报、公务用车、印章使用等工作全流程线上运行。依托网络和移动终端,落地日常办公从“PC端”向“手机端”的延展,操作方式从“纸间”到“指尖”的跃迁,思想观念从“有纸”到“无纸”的蜕变,打造“行走的办公室”,实现提高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的目的,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集约化”助力办公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该厂立足实际,从细处着手、向实处发力,以“无纸”办公为目标,坚持“无纸”会议,告别纸质材料。各类学习、培训、汇报材料提前导入会议平板电脑,现场一键可查,有效解决了纸质文档流转、回收等繁杂问题;坚持“无纸”填报,严格遵守保密要求,常规性统计填报由在线表格承担,有效实现了信息的快捷更新,促进提质增效“无纸境”。
“以前贴票报销要跑3个部门签字,现在手机拍照上传,AI自动识别票据信息,最快当天就能到账。”该厂财务部齐高正在通过智能报账系统上传发票,他展示着系统界面说道,“您看,这张差旅费发票识别准确率100%,连模糊的印章都能智能识别。”数字化、无纸化工作场景已渗透到该厂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减负的最终目标在于引领干部职工回归价值创造本源。合肥电厂秉持国家能源集团安徽公司“创新、精益、开放”的工作理念,推动管理机制由“纸面制度”向“地面实践”深度转化,基层创新活力如春潮涌动,释放出提质增效的强劲动能。站在数字化转型的新起点,合肥电厂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持续深化为基层减负,以管理效能与经济效益的双重跃升,奋力谱写新时代国企改革的新篇章,让“国能之徽”徽映江淮。(王豪杰)
(来源:日照新闻网)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