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芜湖市高中生物学因材施教教学研讨活动”在沈巷中学举行。本次活动以“智慧课堂赋能教学,因材施教直指效率”为主题,市县区教研员、高一生物学教师、曹承和名师工作室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活动由学科组组长翟裴玲主持。
本次活动分为课例展示和研讨交流两个环节
课例展示
沈巷中学王立兰和芜湖市第十一中学程婷进行了“伴性遗传”的同课异构教学。
王立兰以AI生成的3D动画导入,结合色盲数据统计表引发“相关性状遗传为何与性别相关联”的思考。借助智慧课堂平板“学生讲”功能解析染色体差异,通过即时答题定位认知误区;学生绘制遗传图解并上传,归纳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创设“家庭优生决策”情境,学生实时发布概率计算及优生建议,实现素养迁移。
程婷以“红绿色盲”为主线,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视频情境、科学史阅读激活探究兴趣。结合系谱图设置递进问题链,组织平板投票、小组讨论;白板拖拽展示遗传图解,归纳“男患多于女患”“交叉遗传”等规律。融入抗维生素D佝偻病案例渗透优生教育,布置ZW型性别决定拓展任务,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研讨交流
沈巷中学党委书记昂峰对各位专家和高中生物学教师来校参加教研活动表示欢迎和感谢。他向与会老师介绍了沈巷中学的办学历史和办学规划,同时对于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赋能教学,人和人工智能的交互,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与建议。
随后,两位授课老师分别介绍了本节课的设计思想,以及利用智慧平台的技术赋能教学的实践。王立兰借助科大讯飞系统生成的星火AI课堂报告分析了整堂课的教学,展示了科技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革。程婷介绍和分享了智慧平台和课堂分析报告的使用感受,她指出新的教育技术拓宽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效率,同时课堂分析报告生成速度快,分析维度全,能为自身学习成长给出实际帮助,鼓励大家大胆尝试。
星火AI课堂报告部分内容截图
在研讨过程中,参加活动的老师分别对两节课例进行了点评。芜湖市第一中学曹承和老师认为两节课是科技赋能教学的具象化体现。他认为程婷在设计中体现了课程思政的理念,值得学习。同时对随堂生成的AI课堂实录分析报告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毛增辉认为两位老师在课堂上充分使用了智慧平台,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较高,教学效果很明显。同时也指出可以结合教材体系的变化适度的挖掘,建议规范科学史实表述并适当补充性染色体的相关知识。活动最后,翟裴玲对本次活动作总结发言。她认为两节课以同课异构展现多元路径,王立兰利用技术融合赋能乡村课堂,程婷以问题链教学坚守学科逻辑。强调智慧教育关键在激活探究。
本次活动共同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时利用讯飞AI大模型对课例中的关键数据做出判断,让技术真正成为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杠杆。
(来源:固原新闻网)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