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7月28日,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益心向阳,童伴同行”——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提升实践团于宿迁市宿城区河滨街道药材社区、洋河新区江山春晓小区党群微家、洋河新区大圩社区、宿豫区来龙镇玉皇村等多个实践点开展了为期19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暑期实践计划在通过心理测评和家庭访谈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现实需要后,利用心理团体辅导、个案咨询等活动提升留守儿童的抗逆力,进而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实践团队自主开发抗逆力提升团辅课程、趣味课程、暑期课业辅导、读书分享会,以城乡留守儿童为对象,开展抗逆力提升夏令营。
7月14日至16日,南京师范大学韧性提升实践团第一小队成员及宿迁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周玉琴、宿迁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李娜在宿迁市宿城区隆城颐和小区党群微家召开了“益心向阳,童伴同行”实践活动见面会暨实践培训会议。
李娜理事向大家介绍了宿迁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对本次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希望实践团对社区的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团体辅导和课业辅导,让孩子们收获一个充满意义且健康快乐的暑假。
随后,宿迁市的资深心理教师周老师和陆老师联合主持,旨在向实践团成员传授如何更有效地与小朋友交流、引导,以及如何通过趣味小游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周老师和陆老师凭借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深厚的心理学功底,精心设计了此次培训内容,帮助实践团成员掌握与儿童互动的艺术,让教育过程充满爱与乐趣。
7月18日至19日,为提高实践成果,拓宽实践广度,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情况,韧性提升实践团来到了宿迁市洋河新区江山春晓小区党群微家与洋河大圩社区,为孩子们带来趣味课程(如趣味生物、趣味历史)、心理团辅课程(即抗逆力提升系列课程)以及阅读分享会等课程。
此外,在课间休息时,实践团成员对孩子们进行了一对一的心理访谈。在心与心的交谈中,实践团成员们在慢慢了解孩子们的世界。
进行访谈调研
7月10日、7月17日、7月22日至26日,实践团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河滨街道药材社区隆城颐和党群微家面向社区儿童开展第三期暑期夏令营活动,吸引众多孩子和家长报名参与。
为了更好地丰富社区儿童的暑期生活,通过夏令营活动提高孩子的心理韧性,实践团成员自主设计多样化趣味课程和心理团辅课程,趣味课程包含手工课、趣味历史课、民俗文化课等,心理团辅课程则围绕改变认知、目标设立、情绪管理等主题展开,循序渐进,寓教于乐,逐步提升孩子们的心理韧性水平。
团队成员进行授课
7月27日至7月28日,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益心向阳,童伴同行” 韧性提升实践团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镇玉皇村面向10余名困境儿童进行了团辅干预。本次团辅干预主要包括趣味课程和心理团辅两部分,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课程开拓孩子们的视野,逐步提高孩子们的心理韧性,帮助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
在团体干预中,志愿者老师们将心理学知识自然融入生活情景和小故事,通过提问互动、小组交流和上台展示等方式让孩子们积极踊跃参与到课堂中来,孩子们总是能带来出人意料的想法,展现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珍贵的童心童趣。在实践团成员精心设计的与主题紧密相关的团辅游戏中,孩子们拥有了更深刻具象的体验和心灵启发。在授课过程中,团队成员耐心引导孩子们打开思路,尊重倾听他们的表达,用爱的目光关注着每一个孩子。
组织团辅游戏
在课间休息时,团队成员对孩子们进行了一对一的心理访谈,了解孩子们的现实需要,与孩子们建立亲密联结。在课程的最后,团队成员对孩子们进行了第二次问卷测评。
团队实践合照
至此,“益心向阳,童伴同行”韧性提升实践团在江苏省宿迁市举办的韧性提升团辅干预活动圆满结束。本次实践活动中,我团走进留守儿童的生活,切实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以实际行动努力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致力于提升留守儿童抗逆力,增强其心理韧性。孩子们也在丰富有趣的趣味课程和心理团辅中展现出诸多积极变化,开拓了视野,提升了心理韧性,并与团队成员建立了友好和谐的关系。
在“迈开脚,走出去”的社会实践中,相信未来团队各成员能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提高实践能力,提升科研调查能力,积累实践经验;深刻体会心理学人的社会责任,增强奉献意识,学会聚焦社会热点,为未来的实践探究、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坚实基础。(杨雪怡、陆薪羽、徐子涵、杨雯雯、戴媛)
(来源:聊城新闻网)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