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至9日,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的“青绿实践团”怀揣着对农业产业探索的热情,踏入了怀宁县这片蓝莓飘香的热土,开展了为期2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县蓝莓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的悉心安排下,实践团成员们深入蓝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不仅见证了蓝莓从种植到分拣的辛勤过程,还领略了蓝莓深加工、市场营销以及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广阔天地。
第一篇: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蓝莓产业链的农业致富——帅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主营蓝莓的规模种植和蓝莓分拣运输业务,公司的负责人王帅锋作为响应政府号召的归乡创业者,以其对农业的深厚情感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通过采用人工采摘与冷链直送模式,在短短7小时后,这些小果子就出现在了长三角地区食客手中。这样的公司在怀宁县还有很多,它们不仅让保证了新鲜蓝莓的供应,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向县蓝莓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夏国钧了解,全县蓝莓种植面积达8.8万亩,已成为长三角最大的县级蓝莓种植区,该县为此成为全国知名的蓝莓之乡,并带动了当地人就业增收,实现了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改善了生活品质,真正让蓝莓果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第二篇:“科技+”蓝莓的创新引领
蓝莓产业链的“科技+”加工——独秀山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独秀山公司非常重视科技创新,目前拥有五条国内技术先进的灌装生产线,开发了蓝莓酒、干、蜜、果汁等产品。其中与科研院所合作,成功研发出蓝莓冻干果,经过无数次实验品尝,研制出蓝莓白兰地加工流程,该品种先后获得农业博览会金奖、中部农展会金奖等。在独秀山公司汪总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深入生产车间,了解了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流程,亲眼见证了蓝莓从原料到蓝莓饮料、蓝莓酒等深加工产品的华丽蜕变。紧接着,团队成员前往了黄墩镇政府,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会,与当地政府领导及行业专家共聚一堂,就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前景规划及乡村振兴策略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为未来的学习与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见解。独秀山公司的科技创新只是怀宁县的一个缩影,在科技创新路上怀宁县一直在持续探索中。团队在调研中了解到,国内首家高纯度蓝莓花色苷“蓝莓1号”制取厂也于2022年落地怀宁县,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标志着怀宁蓝莓深加工技术的重大突破,更为蓝莓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真正让怀宁县成功探索出一条蓝莓深加工的新路径。
第三篇:“走出去”的市场新视角
蓝莓产业链的市场策略——中耀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经营蓝莓产品的销售与批发业务,为了响应乡村振兴号召,持续扩大经营,分别在交通便利的独秀山公园南大门及安庆市区,成立具有乡村特色的《皖莓小屋》蓝莓系列产品集散中心,努力将优质的蓝莓鲜果及深加工产品奉献给广大消费者。公司负责人刘总向实践团成员们不仅详细讲解了产品的特性和优势,还分享了企业在产品推广和市场拓展方面的独特策略和经验。他强调,将传统农产品与现代市场营销手段相结合,是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的关键。刘总的分享让实践团成员们对蓝莓产业的市场前景充满了信心。
第四篇:村集体“自主经营”新模式
蓝莓产业链的集体经济——怀宁县公岭镇田铺村。该村是怀宁县村集体“自主经营”蓝莓产业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从原来与企业“合作经营”的模式变成现在的“自主经营”模式,使得产业模式抗风险能力提高、发展前景广阔、致富带动作用明显提升。2021年,田铺村通过“自主经营”50亩村级蓝莓种植和销售,获得鲜果经营性收入58万元,纯收入达到 30.6万元,纯收入超每亩6000元,实现由穷村一举跨入经济强村的蝶变之路。负责蓝莓园管理事务的是田铺村已退休的原村党支部书记王中江,王书记详细介绍了蓝莓产业如何与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实践团成员们还参观了村里的蓝莓种植园和农产品加工车间,亲眼见证了蓝莓产业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此次三下乡之旅,不仅让“青绿实践团”的成员们对蓝莓产业链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还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农业现代化的力量和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他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得带回校园,积极传播蓝莓产业的新理念和新技术,为推动我国蓝莓产业的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同时,他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共同书写怀宁蓝莓产业的新篇章。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青绿实践团”)
(来源:聊城新闻网)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