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大别山里酒飘香

5月20日,在大别山群山环绕、青山绿水的掩映中,六安霍山县迎驾贡酒生态酿造基地阵阵飘香,只见女工遵循古法,辛勤地踩制曲块,这是迎驾传统酿酒工艺的第一步。 自古以来,霍山东南部一带,酿酒业一直比较兴盛。迎驾酒源于西汉、盛于唐宋,衰于明、清,复苏于解放后。

工人将蒸煮后粮糟摊开降温晾凉。

解放前,迎驾厂至霍山县城一带的大小槽坊,全部采用迎驾酒的传统酿造技艺及酿造习俗,如今现存传承人或后代大多在迎驾贡酒公司从事酿酒或相关工作,传统技艺及习俗也得以流传下来。 迎驾贡酒的酿造共有69道工序,严格按照步骤进行制曲、起窖、拌料、蒸馏、凉拌、入窖等程序,延续着古代传承下来的人工踩曲、看糟做糟、泥池老窖、长周期发酵等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迎驾酒传统酿造技艺”, 直到现在,迎驾贡酒仍然坚持沿用古老的酿造工艺,在机械制曲的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的人工踩曲。

踩曲女工一般要求体态适中,这样她们用力均匀、脚法细腻,踩出的曲才松紧适度、发酵升温均匀、培曲过程中走水均衡,有利于微生物的富集、发酵。

酒曲和粮糟混合在窖池里经过90天左右的发酵。

蒸馏出的白酒原浆。

质量上乘的头酒放入天然山洞——黄龙洞里洞藏,常年20摄氏度,85%湿度,利于酒体内微生物省长,利于陈化。

迎驾酒传统酿造技艺于2008年被列入‘’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迎驾贡酒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华老字号”等殊荣。

温沁 摄影报道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