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18个“6·14信用记录关爱日”临近,个人信用安全再次成为社会焦点。然而,一次看似平常的手机号更换,却可能让信用记录意外“受伤”。
记者获悉,近日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收到一封群众来信,称其个人信用报告中存在多期信贷逾期记录,请求分行核查相关情况。经核查,根源竟是该市民更换手机号后未及时通知相关金融机构,导致金融机构发送的还款提醒与逾期告知短信均石沉大海,最终使其因遗忘还款日而连续逾期。
“一次疏忽,代价可能远超乎想象。”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强调,该案例凸显了保持与金融机构联络畅通的极端重要性。信用记录一旦留下污点,影响的远不止贷款申请。
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依法收录个人和企业基本信息、信贷记录等信息。个人每年可以免费查询2次个人信用报告,了解自身信用状况。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目前,大家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查询信用报告,其中线上渠道有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部分商业银行网银和手机银行、中国银联“云闪付”APP;线下查询渠道包括各级人民银行查询点、364个商业银行代理自助查询点和建设银行等4家商业银行智慧柜员机查询网点。
据了解,截至目前征信系统收录自然人11.6亿,其中有信贷记录的自然人7.9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重视个人征信报告,使用征信报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记者获悉,在2025年“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到来之际,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组织金融机构开展“守护信用、共赢未来——守护您的信用记录”主题宣传,帮助大家了解征信知识,珍爱自身信用记录。
一份良好的征信记录不仅是获取金融服务的基础,更是个人在现代社会中建立信任、保障权益的重要前提,影响到租房、求职、信用贷款等方方面面。记者注意到,有些非专业咨询机构打着“征信修复”旗号鼓吹可以帮助删除不良记录,对此,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相关部门负责人明确表示不存在所谓“征信修复”,切勿偏听偏信网上营销噱头,以免上当受骗。如对信用报告有异议,可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或金融机构反映。
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征信查询服务,完善异议处理和投诉机制,畅通维权渠道,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征信权益。
大皖新闻记者 郑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