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农商银行:深耕绿色金融,“贷”动绿色发展

大皖新闻讯   四月芳菲,春风和煦,流水潺潺,安徽马鞍山涌动着盎然春意。在当涂县石桥镇团月村,随着虾苗分批投放入稻田,这片百亩“稻虾共生”基地正式拉开“春耕”序幕。

“4月7日投放了第一批虾苗,4月15日投放第二批虾苗,预计8月初可以全面上市。”马鞍山在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占阳笑意盈盈地说道:“稻虾连作模式不仅优化了土地资源,更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共生,而这要得益于马鞍山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才让我们扩大了种养规模,坚定了发展信心。”

绿色兴农:浇灌乡村振兴“沃土”  

据了解,占阳的另一个身份是当涂县石桥镇团月村村支书。“石桥镇‘水乡蓝龙’百亩标苗基地是由团月村、团林村和谢公村联合成立的马鞍山在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占地100亩,旨在推动特色水产养殖业升级提档,增加村集体经济。”占阳表示,稻虾共生模式不仅推动了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型,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村集体和马鞍山农商银行交集多,农商行对老百姓服务好,对我们几个村的情况也十分了解,需要资金时肯定首先想到农商行。”占阳说道:“2023年初试养10亩很成功,2023年底,决定扩建基地实行规模化种养,除政府扶持资金外,还存在一部分资金缺口用于建设运营,于是,马鞍山农商银行给予该小龙虾项目110万元信贷支持,贷款期限为3年期,非常契合项目运营发展需求。”

在农商行资金支持下,石桥镇“水乡蓝龙”百亩标苗基地顺利建设运营,2024年,实现营收31.2万元,并带动18个农户养殖龙虾300多亩。

绿色是“三农”的底色,要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农民绿色增收,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采取村企合作方式运营,大力发展富有特色的蟹产品及其他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马鞍山市蟹逅七房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千情介绍道:“2024年下半年,需要购买大量原材料用于生产,农商行精准对接,给予公司100万元贷款,满足发展需求。每年的8月份到11月份是企业采购高峰期,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农商行不仅额度高,放款快,而且与我们村联系紧密,有着天然的亲切感。”

支持稻虾蟹产业,只是马鞍山农商银行以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农业的缩影。一直以来,该行持续推动绿色金融赋能乡村振兴,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变废为“宝”: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废品回收站里的塑料瓶都去了哪儿?它最终可能成为我们日常穿的衣服。在马鞍山当涂县乌溪镇,有一家专业处理回收塑料瓶的企业——湖滨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于2011年,通过回收和再利用技术与工艺的创新,让废品不再是垃圾,而是经过巧妙处理转变成重要资源。

图:马鞍山湖滨科技有限公司厂区。

“当废弃的塑料瓶被回收后,我们会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如清洗、干燥、粉碎、高温处理和拉丝等,将这些塑料重新转化为细丝和线团。随后,这些细丝和线团再经过进一步加工,最终成为我们熟悉的衣服面料。”湖滨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夏三云介绍道:“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还实现了塑料瓶的循环利用,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回收资源,循环利用。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原材料采购及生产流通十分重要。“农商行为公司发放了流动资金贷款300万元,不但及时解了企业当时面临的资金难题,而且办贷效率高,贷后走访、沟通频繁,后面需要贷款还是会找农商行。”谈起与马鞍山农商银行的合作,夏三云赞不绝口。

图:夏三云向马鞍山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公司产品。

据悉,该公司 2024年处理了3万吨废品,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蓄”势而发:推动储能项目提速

在“双碳”背景下,储能产业成为一条新赛道。在马鞍山市粤美金属制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有许多如同集装箱的奇特“建筑”,正是该公司2024年上线的储能电站项目。

“2024年6月份,公司计划做储能项目,马鞍山农商银行主动上门对接,在短时间内发放1700万元项目贷款和13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马鞍山市粤美金属制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法人朱新亮介绍道:“储能项目的建设,可以把晚上谷段电储存起来用于白天生产使用,不但能节约用电成本,还能避免用电高峰期供电不足影响生产。”

图:马鞍山市粤美金属制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储能项目。

据悉,该公司投运的储能电站犹如一座“大型充电宝”,极大提升了企业用电的自主性与灵活性。储能项目除了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回报,还为优化用能结构和提升生产稳定性提供了双重保障,为区域绿色经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据介绍,该公司成立于 2011年,主要经营空调、冰箱压缩机及其他金属精密零部件生产、加工、销售等。公司荣获“纳税大户”、“安徽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等荣誉。

马鞍山农商银行此次3000万元贷款的发放,是积极践行ESG发展理念,在绿色金融领域创新发展的又一突破性成果,在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推动地方能源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内外兼修: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中最动人的色彩。在绿色发展征程中,金融机构不仅是“双碳”的支持者,其本身更是“双碳”的践行者。

记者获悉,2015年,马鞍山农商银行在全国中小银行中率先开办绿色金融业务,通过绿色信贷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有效引导社会经济资源。2017年12月,马鞍山农商银行牵手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共同打造绿色商业银行,在银行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迈进。2024年,在第十届“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IFCFI)”上,马鞍山农商银行荣获“绿色普惠金融前沿奖”。

为实现绿色转型目标,马鞍山农商银行对内建立了覆盖全行的绿色转型组织架构,从员工“绿色”能力建设到全行内部低碳运营,全方位培育绿色发展理念;对外加强与国内外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绿色银行的社会效应,加大对绿色环保项目的支持力度,深度挖掘污水处理、可再生能源、工业节能改造、碳排放权质押等领域的融资机会。

为深化绿色金融实践,该行积极创新信贷产品,推出能效贷款、生态循环贷、光伏贷、清源贷、排放权质押、节水贷、技改贷等绿色金融产品。数据显示,该行已为35个污水处理项目提供贷款28亿元,为69个光伏项目提供贷款7亿元,为228户企业能效提升授信64亿元,为93户企业资源循环利用授信57亿元。

绿色发展大势所趋,绿色金融大有可为。马鞍山农商银行行长李小斌表示,绿色是马鞍山农商银行的鲜明底色,也是发展特色,马鞍山农商银行将持续深化绿色金融实践,聚焦绿色农业、清洁能源、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保护修复、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以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大皖新闻记者 李芳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