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承载着中国人对团圆的深切期盼。然而每到岁末年初,非法集资、保险欺诈、保本高收益骗局等非法活动也悄然活跃起来。为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安徽省保险行业协会及总公司的相关通知精神,中国人寿安徽省分公司在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全省系统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教育工作,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防线。
为做好活动统筹,中国人寿安徽省分公司制定了“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教育”活动方案,明确任务,细化措施,确保活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全省16家市分公司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普及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知识,提升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宣传形式
中国人寿安徽省分公司积极拓宽宣传阵地,丰富宣传形式,线上线下协调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入人心的特色宣传活动。1月7日,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下发的防非宣传视频和防非海报之后,公司迅速部署,辖内各单位立即更换宣传海报,并在营业网点、销售职场、办公区域等场所循环播放防非公益宣传片、《明辩是“非”》等短视频。中国人寿蚌埠分公司还将非法金融活动风险要点制作成《远离非法金融——致广大市民的一封公开信》,张贴在各营业网点和职场,取得了良好的宣教效果。
市、县营业网点也充分发挥宣传主阵地作用,通过LED屏滚动播放防非打非宣传标语,在营业大厅播放宣传视频,摆放宣传折页和易拉宝,邀请客户参与答题赛等互动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帮助社会公众增强风险辨别能力。此外,公司充分利用省公司大楼地标性建筑优势,滚动播放大楼灯光秀,将“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利保本是陷阱”的警示标语传递给更多市民,在灯光秀中展现公司良好形象与责任担当。
精准提示重点人群
根据公司业务特点和客群结构,中国人寿安徽省分公司针对60岁以上客户发送防非打非短信5万余条,提示老年客户警惕打着康养服务、生物科技等旗号,利用元宇宙、虚拟货币、数字藏品、“网上跨境证券交易”等新概念实施的非法金融活动,抵制高利诱惑,切勿轻易转账。同时,工作人员在办理客户投诉、大额退保、保单质押贷款等业务时,会主动对重点人群进行面对面风险提示,提醒客户注意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深入社区学校开展宣传
六安、淮南、安庆、马鞍山等多家分公司积极走进社区、学校等宣传薄弱区域,针对老年人、学生、返乡务工人员开展重点宣传。中国人寿霍邱支公司1月8日参加当地“守住钱袋子・过好幸福年──2025年迎新春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中国人寿舒城支公司1月9日走进舒城县南晓天镇机关宣传防非知识;中国人寿霍山支公司1月12日在养老社区开展“守住养老钱 幸福过晚年”宣传活动。
中国人寿马鞍山分公司在年陡中学、环峰第四小学、花山区矿院社区等地开展“防范非法金融”主题宣传活动,累计参与群众约16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和礼品270余份,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服务社会公众参加公益活动
1月3日,在宣城市第40届迎春长跑比赛和健步走竞赛活动中,中国人寿宣城分公司作为唯一官方保险合作伙伴,为2013位参赛人员提供意外安全保障。活动期间,中国人寿宣城分公司和当地公安局共同开展组织开展防范非法金融、反洗钱、禁毒和防电信诈骗等知识宣传活动,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方式,向市民发放宣传彩页,现场解答群众疑惑。
开展防非培训学习
中国人寿安徽省分公司各分支机构利用晨会、夕会、“合规10分钟”培训等人员较集中的时机,开展防非法律法规和案例培训,介绍非法金融活动的特征、表现形式、常见手段和典型案例,提高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引导员工自觉远离和抵制非法金融活动。2025年1月,全省系统共组织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培训155场,2336人参训。
中国人寿安徽省分公司表示,在今后工作中将持续加大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积极引导社会公众主动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为维护金融秩序、守护美好生活贡献力量。
请输入验证码